首页评论时政台湾华人国际财经娱乐文史图片社区视频专题陕西江西内蒙古南粤中原成渝山东吉林移民书画商城环保县域创投招商华商创新滚动
2013年10月10日07:16|来源:人民网-环球时报|字号:
社会组织是连接国家与个人的纽带,既延伸了国家的权力和意志,也是个人融入社会,参与政治、制约国家权力的主要形式。缺乏社会组织,社会就会一盘散沙,现代民主也难以有效运行。因此,社会组织的发展水平往往是衡量民主制度成熟与否的重要尺度。
当年托克维尔在美国旅行时,最赞叹的就是美国人自我组织的意识与能力,认为这是美国民主之所以成功的重要条件。比较世界各国的民主化,健康发展的社会组织既有助于民主化进程的有序性和制度化,也是高质量民主制度形成的必要因素。在近代中国,面对西方的侵略和冲击,中国社会一盘散沙,无法组织起来,这是国家长期积弱积贫的重要原因。而如何将社会民众动员起来、有效地组织起来,成为决定哪种政治力量在竞争中取得胜利的关键。
毫无疑问,中国共产党掌握了这个关键。其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创造性地运用阶级分析、群众路线、统一战线、党的建设等理论和方法,不仅将党的组织建立到最基层,实现了社会组织政治功能、经济功能的统一化,而且为不同的社会群体创建了相应的组织形式、活动方式,从而实现了社会的有效组织、高度动员,提高了社会认同和政治整合水平。
改革开放后,随着个人权利意识与自主性不断提升,中国社会出现强大的个人化趋势,原来的社会组织形态逐渐消失,功能也在退化,而新型社会组织的发展又相对滞后,国家与个人之间的组织化联系纽带变得残破不堪,无法适应快速变化的社会经济要求以及民主制度完善,亟需修补、发展和重建。
社会组织的缺失,对于中国的民主建设至少有三个直接制约作用。首先,国家、市场与社会的三元关系出现失衡。三者构成现代制度的三元结构,社会制约国家权力,抵御市场权力,是现代制度有效运行的基本条件。社会组织的发展,既反映社会的成熟水平,也有助于划清社会与国家、社会与市场之间的边界,保持社会的自主性。而国家权力过度扩张、市场力量肆意渗透,已严重影响中国的民主制度建设。
其次,集体行动实现成本不断提高。高质量的民主制度应该是有效的,有助于集体行动的达成。达成集体行动不能单单依靠对个人权益的尊重,更需要对多元社会利益的整合,以取得共识。实践表明,国家直接面对个人,形成公共决策,或者个人直接表达诉求,获得公共权力的回应,都比通过社会组织这样的中介,更花费时间和制度资源。这种现象在许多领域中已出现,比如农村公共工程修建遭遇的村民集体决策难题,城市社区拆迁谈判成本的不断提高。
第三,社会疏离感的加重和社会资本的消耗。在中国,城市化和市场化带来了个人的快速流动,我们进入了陌生人化社会,社会疏离感产生。人们迫切需要在陌生人环境中建立新的社会联系。社会组织既是个体交往的产物,也是扩展交往的载体。个体通过参与、建立、维护各种社会组织,满足情感和精神需要,学习自治本领,表达利益诉求,在这个过程中形成新的社会认同感,培养公民精神和共同体意识,积累社会资本。
随着中国民主建设的深入,社会组织缺失的“短板效应”将更为明显。社会各界对此已形成基本共识,决策者也在积极推动社会管理改革,为社会组织的发展创造更有利的制度环境。社会改革不仅要向社会“放权让利”,重视个体的利益诉求,更需要在现有制度框架中不断创造公共空间,培养公共意识,构建公共领域,在利益博弈中形成公共利益,建立起新型的公私关系。这是艰巨的任务,也是社会长治久安的必需。
(作者是中央编译局研究员)
(责编:牛宁)
社会组织,国家权力,共同体意识,三元关系,社会管理
网站地图 | 关于海外网 | 广告服务 | 海外网招聘 | 联系我们 |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海外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京ICP备12041252号
投稿邮箱:tougao@haiwainet.cn
Copyright © 2011-2013 by http://www.haiwainet.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