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评论时政台湾华人国际财经娱乐文史图片社区视频专题陕西江西内蒙古南粤中原成渝山东吉林移民书画商城环保县域创投招商华商创新滚动

海外网>>评论

姜赟:“治谣三角”架起坚固防线

2013年10月10日07:38|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字号:

知者迫使谣言现形,智者阻击谣言传播,治者铲除谣言土壤。科学地组合运用“治谣三角”,必将铲除谣言这一“信息的黑市”、“社会的瘟疫”、“秩序的对头”,守住网络本应有的风清气正

秦火火、立二拆四等人伎俩,让人们领略了“高仿真相”那煽动情绪、蒙蔽理性的杀伤力,看清了造谣传谣背后的产业链;媒体集中对舆论场金字塔的剖析,让人们注意到一些“大V”的现实影响力,也瞥见了他们背后的私欲和商业利益。起于8月末,无底线“网络推手”的被捕和“大V”的责任自省,推动“网络不是法外之地”的共识形成,令人欣喜;然而,一些地方的执法实践也引发了公众的忧思。舆论的两面反应,意味着治谣是道“综合考题”,只靠传统的删、封、堵“三板斧”是不行的,需要在认识造谣传谣规律性的基础上,科学地依法防谣治谣。

没有火就没有烟,没有疑惑就没有谣言。谣言传播开来,源于事件的模糊性和信息的不透明。据观察,在政府公信力受到挑战的当下,转发多、流传广的谣言大部分关涉政府作为,“舆论监督”、“腐败猜想”是造谣者手中两张王牌。若受质疑者遵循“捂盖子”思维,一面垄断信息,一面指责质疑者不明真相、揣测臆断,如此回应岂能有效阻击谣言?谣言惧怕真相,在公开透明面前就会原形毕露。针对“7·23动车事故外籍死者获赔2亿”、“自来水含有避孕药”等谣言,政府有关部门及时站出来,主动回应质疑,积极公开真相。信息公开了,完整了,知道的人多了,谣言自然没有兴风作浪的余地。在这个意义上讲,谣言止于“知者”。

信息公开不可能一次完整,真相查明不可能一步到位。澄清谣言需要甄别核实,对外发布需经步骤程序,这些都需要时间、精力、技术和资金的投入。因此,无论是公众还是政府都需要认识到,“当真相还在穿鞋,谣言已经跑遍半个世界”;信息公开不是一个静态结果,而是一个动态过程。谣言惧怕理性。面对带着“高仿面具”的谣言,公众需要少点急躁,多个心眼;少跟风盲从,多独立思考;少信谣传谣,多明辨是非。有社会责任的“大V”更应帮助网民澄清谣言。另一方面,公众努力学做“信息的过滤器”,不做谣言“传声筒”,前提是政府须有公开透明的积极态度。明智的做法不能只是等待真相查明再完整公布,而要利用多种信息渠道动态发布,展现尊重群众知情权的诚意。从这个角度出发,谣言止于“智者”。

造谣无成本、无风险,光靠智者澄清、网络自净是止不住的。2010年,新浪推出“微博辟谣小组”,但很快陷入无法承担的繁重工作中。为了核实一张怀疑老人被城管殴打的照片,小组成员前往上海,调查了一个星期,才确定其为谣言。这种高成本低效率的运作让其作用如杯水车薪。在商业利益渗透下的微博舆论场,辟谣的声音往往不如“大谣”的响亮,覆盖的范围不如“大谣”的广泛,真相较难传到公众耳朵里。“有敬畏才知行止”,必须给造谣者悬起法律“利剑”,给传谣者套上司法“紧箍”。发达国家经验表明,端起法律武器,才能铲除网络谣言产生的土壤。网民法治意识越高,网络谣言传播就越难;网民维权意识越强,网络谣言就越没有藏身之地。同时,政府在管控上也要适度,在打击网络谣言与保护舆论之间,掌握好法律平衡点。由此而言,谣言止于“治者”。

知者迫使谣言现形,智者阻击谣言传播,治者铲除谣言土壤。这三者组成的“治谣三角”共同架起坚固防线,进可攻,退可守。科学地组合运用,必将铲除谣言这一“信息的黑市”、“社会的瘟疫”、“秩序的对头”,守住网络本应有的风清气正。

(责编:牛宁)

分享到:

智者,知者,治谣三角,大v,信息的黑市

时政国际评论台湾华人文史财经

最新热点>

公交惊现色狼 女孩被性骚扰20分钟未反抗(组图)

学生与老师偷偷发展师生恋 师母装监控搜证

热图>

视频>

论坛热帖>

热点推荐>

"菲特"重创宁波:139个乡镇113万人受灾

崂山逃票地图太坑人 走野路三大学生跳崖

评论|时政|台湾|华人|国际|财经|娱乐|文史|图片|社区|视频|专题|滚动

吉林|陕西|山东|江西|内蒙古|南粤|中原|成渝|商城|创新|招商|县域|环保|创投|移民|书画|华商

网站地图 | 关于海外网 | 广告服务 | 海外网招聘 | 联系我们 |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海外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京ICP备12041252号
投稿邮箱:tougao@haiwainet.cn
Copyright © 2011-2013 by http://www.haiwainet.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