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评论时政台湾华人国际财经娱乐文史图片社区视频专题陕西江西内蒙古南粤山东吉林移民书画商城环保县域创投中原招商华商创新成渝滚动
2013年10月11日08:25|来源:海外网|字号:
利比亚战争,是利比亚在2011年发生的武装冲突,在利比亚国内常称为“2月17日革命”,交战双方为穆阿迈尔·卡扎菲领导的政府和反抗卡扎菲的势力。受邻国的“阿拉伯之春”浪潮影响,2011年2月15日开始和平反政府示威,但活动遭到政府军的武力镇压后引发起义,进而爆发的反政府势力的武装力量同利比亚政府军之间的激烈军事冲突。
2011年3月19日,美军实施“奥德赛黎明”(“Operation Odyssey Dawn”)行动,位于地中海的导弹驱逐舰巴里号向利比亚发射战斧式巡航导弹。美军在这次行动共发射了110多枚战斧导弹。一场由利比亚本国人民引发的利比亚骚乱,经过一个多月的演变,自北京时间2011年3月20日0:45,演变成了法英美主导的多国部队与利比亚的利比亚战争。
原本是利比亚国内不同部落和不同派别之间的争斗而引发的国内战争,后来由于西方国家的介入发展为西方国家与中东北非的国际战争。利比亚骚乱对于该国动乱的原因,一般认为主要由於总统卡扎菲的专制统治,以及受到近来席卷中东地区的抗议浪潮的影响。但事实上,这个国家正在陷入的分裂还有着深刻的根源。利比亚战争,是继上世纪90年代的科索沃战争,本世纪的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后,西方国家为首的军事联盟第四次对主权国家发动大规模军事打击。
反思那场战争,卡扎菲固然有其独裁统治的一面,对利比亚人民实施残暴的统治,从某些方面来说,卡扎菲对叙利亚人民犯下了不可饶恕的罪行,但其应有叙利亚人民自己做出决断。但美国及西方国家却以利比亚有大规模上杀伤性武器为借口,展开对利比亚国内军事目标和民用设施的毁灭性打击。
战后美国及西方国家撒手不管,叙利亚国内宗教派别林立,卡扎菲残余势力伺机东山再起,基地组织和恐怖分子游移于叙利亚国内,爆炸凶杀事件时有发生,时刻威胁着叙利亚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成为继阿富汗、伊拉克战争后,中东地区又一个潜在的火药桶。
虽然据综合报道,利比亚政府官员10日称,遭抓扣数小时的利比亚总理阿里·扎伊丹已被释放。此前,扎伊丹被名为“利比亚革命行动会”的组织抓扣数小时,利比亚政府及联合国、北约等均已对抓扣一事表示谴责。但事件的真正来龙去脉还不明朗,显然是绑架者对现政权的一次公开示威和摊牌。利总理这一“失”而复“得”的过程,充满了高深莫测的神秘感。
利比亚总理阿里-扎伊丹被绑架,极有可能是卡扎菲残余势力和基地组织所谓,几乎被利比亚战争中被灭绝的卡扎菲家族和亲卡扎菲势力,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被美国及西方国家推入基地组织的怀抱,他们是绝不甘心就这样退出利比亚政治舞台的。
另外,利比亚反对派曾宣称,他们在今年8月份清剿一个卡扎菲潜伏小组总部时,截获了“刺杀名单”,名单上共有60个人,都是反对派高层。反对派认为这个暗杀小组目的是希望自己一旦出手,就让东部的管理陷入瘫痪。
近年来,号称领导世界反恐战争的美国政府,在打击基地组织和恐怖分子的问题上,不管是从军事上还是经济上,都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但其主导的西方国家对地区国家的内政干涉,尤其是在推翻主权国家合法政府的问题上,除了对这些国家留下烂摊子带了长期的不稳外,从某种程度上壮大了基地组织的实力。这是造成利比亚总理遭绑架的根本原因。
由于强权政治的干预,中东地区将长期处于不稳定状态,叙利亚局势虽然得到暂时缓和,但未来局势的发展走向仍充满着变数,美国及西方国家的干预不会轻易停手,阿富汗、伊拉克和利比亚模式将在中东地区继续复制。
所以,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除了强权和新干涉主义的继续干涉外,中东地区国家的安全将面临来自多方面的威胁,民族教派之间的冲突及凶杀、绑架、爆炸等恐怖袭击事件,将在中东地区国家继续上演。有关国家和国际社会应共同做出努力,避免阿富汗、伊拉克、利比亚的悲剧重演,给地区国家带来新的灾难。
(注:本文转载自“军威长风--凤凰博客”,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
![]() |
(责编:张婷)
利比亚
网站地图 | 关于海外网 | 广告服务 | 海外网招聘 | 联系我们 |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海外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京ICP备12041252号
投稿邮箱:tougao@haiwainet.cn
Copyright © 2011-2013 by http://www.haiwainet.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