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评论时政台湾华人国际财经娱乐文史图片社区视频专题吉林陕西山东江西内蒙古南粤商城创新中原招商县域环保创投成渝移民书画华商滚动

海外网>>评论

朱海滔:有力保护举报人,让民众举报不再尴尬

2013年10月15日00:22|来源:红网|字号:

  为鼓励市民举报安全隐患,北京市12350安全生产举报电话为真实举报人提供最低200元、上不封顶的奖金。但由于举报人担心被打击报复,该奖金的弃奖率一度曾高达66%。记者了解到,三年内已经有13.8万元的奖金没人领取。(10月14日中安在线)

  其实,为鼓励举报贪污、腐败等违法违纪行为,近年来不少地方政府都推出了举报奖励制度,但都出现了绝大多数举报奖励基金却无人认领的尴尬。

  “举报奖”遭受冷遇,看似出人意料,实则在情理之中。许多举报人放弃领奖,不为别的,就为了不惹祸上身。毕竟,近年来,举报人屡被打击、报复,妻离子散、家破人亡的事件屡屡发生。中国青年报社调中心的调查显示,公众给出的阻碍举报的因素中,担心举报后遭到打击报复的占到34.9%。“改革开放30年来,评出的10个反腐名人,其中9人都遭到打击报复”。中央编译局当代马克思主义研究所所长何增科说。

  贪污、腐败等违法违纪者之所以胆大妄为,冒天下之大不韪,不把国家的法律法规当回事,可以说,有相当一部分的背后有一张“官官相护”的“保护网”撑着、罩着。一些举报人怀着对违法乱纪之事的痛恨,将一些违法之人之事写成了举报信,可一些举报信明明是送到地方有关部门,可周游一圈后又“奇迹”般地到了被举报人手里,甚至出现被举报人拿着举报信找举报人谈话的尴尬局面。

  从中我们不难看出,导致群众举报积极性受挫甚至不敢举报的重要原因,出现“举报人不敢领奖金,领了不敢签名,签字不敢签真名”的现象,是我国法制目前对举报人的权益保护体还不完善,对打击报复行为的查处不力。由于害怕报复,也导致现在不少群众面对腐败现象不敢举报,挺身而出的人越来越少,“见死不救”“明哲保身”“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态和行为越来越多。

  据调查,80%的职务犯罪是通过举报发现的。可以说,举报是反腐工作的一大利器,举报在反腐工作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打击贪污、腐败等违法违纪行为,充分发挥广大人民群众力量,在如何保护好举报人方面不容忽视。只有建立切实可行的,相当完善的保护举报人的法律法规,让那些害怕举报的人不可能对举报人实施打击报复,让举报人不必恐惧举报所带来的后果,才能让民众在伸张正义的同时感受到依靠和保障,才能保护民众正义感的茁壮成长,民众以举报的方式参与反腐的道路也才可以走得更远。

  文/朱海滔

 

(责编:邹雅婷)

分享到:

举报

时政国际评论台湾华人文史财经

热图>

最新热点>

陕西9企业“斗气”中石油:你涨价我就停产

男子吃软饭施暴逼妻子陪酒坐台养家

视频>

论坛热帖>

热点推荐>

昆明“飙车党”开豪车飙车肇事 司机惨死现场

崂山逃票地图太坑人 走野路三大学生跳崖

评论|时政|台湾|华人|国际|财经|娱乐|文史|图片|社区|视频|专题|滚动

吉林|陕西|山东|江西|内蒙古|南粤|商城|创新|中原|招商|县域|环保|创投|成渝|移民|书画|华商

网站地图 | 关于海外网 | 广告服务 | 海外网招聘 | 联系我们 |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海外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京ICP备12041252号
投稿邮箱:tougao@haiwainet.cn
Copyright © 2011-2013 by http://www.haiwainet.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