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评论时政台湾华人国际财经娱乐文史图片社区视频专题吉林陕西山东江西内蒙古南粤商城创新中原招商县域环保创投成渝移民书画华商滚动
2013年10月28日07:57|来源:海外网|字号:
最近一段时间,“雷语滚滚”把“砖家”又拉回了公众视线。“房价涨到顶就没人投机了”、“希望参保者自愿延长养老保险缴费”、“房子闲置7年可学德国收归政府”,等等。这些从“砖家”口中接二连三曝出的“雷语”激起了一阵阵民意“拍砖”。
专家本是一个领域最具权威的代言人,遗憾其光环正遭遇一波波民意质疑。专家变“砖家”,表面看是网民一时兴起搞的文字游戏,背后却是一些专家对自身话语空间的不爱惜。现实中,一些专家的发言内容空洞、角度极端、逻辑混乱。诸如“兜不住底”、“难填窟窿”、“予以取缔”等缺少实证和结论武断的发言令人生厌。这些张口就来,闭口就无的刺激性言语,一方面让公众感觉云里雾里,莫衷一是;另一面也直接或间接影响着政府工作调研与决策。因此,阔别武断,冷静发言应是专家群体的起码底线。尤其是在一些涉及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上,审慎发声是其职业道德与责任的根本所在。
在传媒发达,众声喧哗的时代,信息自由流通和观点多元表达已是常态。然而,这并不意味着个体发声无需承担丝毫责任,顾及任何后果。相反,于代表知识力量和行业权威的专家而言,发声远不止是自己一个人的事,应在开口前多多考量公共利益,掂量掂量民众反应。这不仅要求专家珍惜自己的话语权,踏实做调研,少说多做,好好说话;同时也需要专家在开口发声时拿出科学详实的证据,保持逻辑严密和叙述自洽,避免伤害社会情绪,误导公众。实际上,那些见着话筒和镁光灯就激动的“砖家”,不过是为了一己之利,借助传媒搏出位、赚彩头、斩名利的“表演家”、“走穴家”。
对“伪专家”来说,发言是商机;对真专家而言,发言是责任。一个人无法预设自己话语的分量轻重,但可以把握个人讲话的道义和边界。时代发展至今,从来都不缺少站出来喊话的姿态,但缺少对国家和社会有责任,有温情,有建设性的真知灼见。“满嘴跑火车”的人不是真专家,真专家因有所敬畏和抱持责任而愈显可贵。
(注:本文转载自“李松林--凤凰博客”,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
(责编:张婷)
专家
网站地图 | 关于海外网 | 广告服务 | 海外网招聘 | 联系我们 |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海外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京ICP备12041252号
投稿邮箱:tougao@haiwainet.cn
Copyright © 2011-2013 by http://www.haiwainet.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