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评论时政台湾华人国际财经娱乐文史图片社区视频专题吉林陕西山东江西内蒙古南粤商城创新中原招商县域环保创投成渝移民书画华商滚动

海外网>>评论

金融时报:美国学者称中国谨慎改革可资借鉴

2013年10月30日13:27|来源:参考消息网|字号:

参考消息网10月30日报道 英国《金融时报》网站10月27日刊登题为《北京谨慎改革目前还算合理》一文,作者是美国康奈尔大学教授埃斯瓦尔·普拉萨德。文章称,列举中国的经济风险已经成为一个流行的猜谜游戏。在过去十年,不断有人警告说,中国经济即将崩溃。他们指出,中国地方政府债务持续增长,金融体系脆弱,经济效率低下的情况加剧,所有这些肯定会带来巨大风险,而维持经济增长和提高增长质量所必需的改革却极为缓慢。

文章指出,尽管存在上述问题,但中国经济总量和人均收入却在过去15年迅猛增长,让数以百万计的人脱贫。

尽管中国领导人经常谈到有必要实施全面改革,但批评人士称,他们行动迟缓,而且过于谨慎。这一问题如今已经成为外界关注的焦点,因为人们预计11月份在北京召开的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将会出台一系列改革措施。

文章指出,虽然面临批评,但中国对待经济改革的谨慎态度(这种谨慎可能还会延续下去),实际上可能在某些方面为其他国家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实例。

文章称,即便效果不大,小规模的间接改革却能做到引发较少反对,带来较少风险,修正方向也更容易。大爆炸式的改革可能招致那些渴望维持现状的人的强烈反对,从而破坏长期的改革事业。

文章指出,事实证明,中国政府成功营造了舆论,为各项改革赢得了广泛的支持,也为交流具体改革措施的逻辑和好处提供了框架。

文章称,中国政府2013年已经宣布了减少不平等现象的计划。如果重点是在再分配政策上,那这个政策目标很含糊。实际上,现有的提议正是中国所需的改革——金融市场自由化、国企改革和劳动力自由流动。所有这些改革本身都有价值,而相关的阐述强调了改革将是普惠的,而不是针对性地让少数人受益。

文章称,中共领导层的话语必须转化为行动。中国没有那种奢侈的条件,能够让所有的改革都等到时机成熟才启动。中国领导人可能不得不承担起更大的风险,加紧推动急需的改革。但批评人士应该认识到,中国政府的谨慎或许反映了其经济和政治智慧,而非缺乏诚意。

(责编:牛宁)

分享到:

金融时报 金融体系 改革前景

精彩图集

评论时政国际娱乐文史地方华商

热图>

最新热点>

安徽官员看望老人照疑PS:身体悬空(图)

娱乐炫图>

点击排行>

史海钩沉>

精选图片>

视频>

论坛热帖>

猜你喜欢>

中国人在韩国免税店消费额首超韩国人

南航贵州“招乘” 90后帅哥美女应聘

评论|时政|台湾|华人|国际|财经|娱乐|文史|图片|社区|视频|专题|滚动

吉林|陕西|山东|江西|内蒙古|南粤|商城|创新|中原|招商|县域|环保|创投|成渝|移民|书画|华商

网站地图 | 关于海外网 | 广告服务 | 海外网招聘 | 联系我们 |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海外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京ICP备12041252号
投稿邮箱:tougao@haiwainet.cn
Copyright © 2011-2013 by http://www.haiwainet.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