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评论时政台湾华人国际财经娱乐文史图片社区视频专题吉林陕西山东江西内蒙古南粤商城创新中原招商县域环保创投成渝移民书画IP电视 华商滚动
2013年11月04日08:58|来源:海外网|字号:
在海洋天然的立体战场上,制空,才能制海。1980年1月,随着舰载直升机首次着舰成功,我国海军航空兵实现了由岸基向舰载的突破。上世纪90年代,“飞豹”歼轰机等陆续装备部队,拓展了海军航空兵的活动范围,并为海军水面舰艇夺取制海权奠定了全方位支撑。
空中、水面、水下,多波次模拟攻击在屏幕上划出的轨迹,勾勒出一张立体火力打击网。这一网络背后,是由预警探测、情报侦察、后装保障等共同构成的远海作战体系。这是中国海军近年来着力探索的方向,也是这次演习检验的重点。
“我们面临的最大考验在于,能否把各种作战平台有机结合,形成综合体系作战能力。”红方训练组组长张汉川说。
第二轮对抗,在双方自由对抗基础上,导演部诱导红方演练了侦察预警、合同制海等4种作战行动,诱导蓝方演练了防空反导等3种作战行动。
第三轮对抗
“预警机始终在我方射界线上,雷达刚锁定,它就远离。”蓝方石家庄舰对空长王向阳很是着急。
蓝方编队加速,将作战战位前移。沈阳舰以不规则路线快速机动佯攻,其余两舰做好攻击准备。
逼得蓝方改变战斗方案的,是红方大大增强的战场预警能力。27日的第三轮对抗中,在导演部增配的警戒机引导下,红方得以综合运用海空侦察兵力,及时查明对手行动信息,组织舰机实施合同打击。
尽管毁伤效果要等到导演部“复盘”之后才能确认,红方广州舰舰长李朝晖自信,这一次终于“重创”蓝方。
实兵对抗72小时,红蓝双方连续度过3个不眠之夜。
对于参演部队和更多的海军官兵,这样的高强度训练已然平常。
向演习区域航渡过程中,参演编队航行一路、训练一路、战斗一路,同时带动海军部分舰、潜、机、岸导兵力,开展了岸舰机合同突击水面舰艇编队、驻泊地防御等实战化课题训练。
就在红方编队出发时,蓝方北海舰队刚刚在黄海海域完成复杂电磁环境下导弹实射研练,而担任红方指挥舰的广州舰一个星期前还在西沙执行搜救任务。
一支说走就走的部队,才是远海训练常态化的部队。
巨浪
实兵对抗期间,某国军舰和某国侦察机长时间停留在我演习海空域内,实施近距离跟踪侦察。参演部队同时面对的,还有超强台风“范斯高”带来的惊涛骇浪。
蓝方编队一度遭遇浪高6米,所有舰员仍坚守在战位上。“只有全时戒备,才能确保第一时间冲得上、打得赢。”石家庄舰舰长许放说。红方政治部主任林延河则用海军的一句传统口号来形容官兵们的精神状态:“风大不如我们的决心大,浪高不如我们的士气高。”
战场环境更为复杂,是海军走向远海的必然,而“深蓝”也同时意味着作战方式的革命性变化。
“与当时的导弹射程相比,今天的远程突击能力大大增强。”红方指挥组组长林海回忆说,在8年前的“机动—4号”演习中,参演编队为弥补预警探测的不足,不得不派出多艘小艇侦察。
两次“机动”演习相隔的8年,正是我国海军第三代信息化武器装备部队、形成战斗力的时期。
这一次演习还未结束,红方指挥员蒋伟烈已经开始查找问题:“指挥员的用兵智慧、各战斗员的配合协同都需要总结、改进。”
如果说“机动-4号”有效助推了海军核心作战能力的加速提升,那么“机动-5号”将在海军发展史上留下怎样的印记?
实兵演习副总导演、海军副司令员徐洪猛说:“这次演习是对海军部队作战能力的一次实际检验,也是海军远海实战化训练的一次有益探索。红蓝双方在远海大洋中练指挥、练协同、练战法,有效提高了部队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能力。”
![]() |
(责编:牛宁)
蓝方 演习区 1980年
网站地图 | 关于海外网 | 广告服务 | 海外网招聘 | 联系我们 |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海外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京ICP备12041252号|京ICP证130063号
投稿邮箱:tougao@haiwainet.cn
Copyright © 2011-2013 by http://www.haiwainet.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