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评论时政台湾华人国际财经娱乐文史图片社区视频专题吉林陕西山东江西内蒙古南粤商城创新中原招商县域环保创投成渝移民书画IP电视 华商滚动

海外网海外网>>评论>> 正文

35年三中全会盘点:改革是不变的主题词【3】

2013年11月04日14:06|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字号:

  标定方位 重大突破

  “下海”,词典里的一个释义是:放弃原来的工作而经营商业。

  改革开放之初,贫穷让中国人燃起对富裕的渴望。许多人放弃党政机关的“铁饭碗”“金饭碗”,“扑通一声”投身商海。

  作为早期下海者,北京数银英才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胡卫东深有体会地说:“说小了是个人对生活的重新定位,往大说,就是计划经济体制与市场经济体制的纠结冲撞。”

  个人的命运折射出时代的巨变。

  “计划与市场”“姓‘社’还是姓‘资’”,这个羁绊中国改革的历史性难题,1992年的春天给出了全新的答案。

  “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邓小平视察南方时发表的重要谈话,在事关中国道路向何处去的又一重大历史关头,为全党指引了方向。

  改革开放酝酿着重大突破。

  同年6月9日,江泽民同志在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的讲话中,针对建立什么样的经济体制问题,明确表示倾向于使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提法。

  从“计划”与“市场”互斥不容,到“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再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4年的艰辛探索,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终于找准了自己的方位。

  坚冰又一次被打破。1993年11月召开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审议并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构建起基本框架。

  “把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和市场经济结合在一起,这是中国共产党的一个伟大创举。”中央党校教授辛鸣说。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步入新阶段。一场波澜壮阔的制度变革,由此开启。

  国有企业改革全面推开。制定公司法、实行资产重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打下坚实基础。

  非公经济得到空前发展。1999年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中,个体私营经济的地位从公有制经济的“补充”上升为“重要组成部分”。

  财政、税收、金融、外贸、外汇、投资、住房等方面的改革渐次推进,金融市场、劳动力市场、房地产市场、技术信息市场开始形成……

  市场经济势如破竹,以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广度影响着中国社会的发展进程,也为抓住并用好新世纪头一二十年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奠定了坚实基础。

(责编:牛宁)

分享到:

分享到唐人街BBS

三中全会 改革发展 科学发展观

热图>

最新热点>

惊!上海动物园饲养员被华南虎咬死(组图)

娱乐炫图>

最新排行

史海钩沉>

精选图片>

视频>

论坛热帖>

猜你喜欢>

地铁女乘客被摸胸10分钟 丝毫没有察觉(组图)

丈母娘不愿保持不正当关系 充电器线勒死女婿

评论|时政|台湾|华人|国际|财经|娱乐|文史|图片|社区|视频|专题|滚动

吉林|陕西|山东|江西|内蒙古|南粤|商城|创新|中原|招商|县域|环保|创投|成渝|移民|书画|IP电视|华商

网站地图 | 关于海外网 | 广告服务 | 海外网招聘 | 联系我们 |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海外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京ICP备12041252号|京ICP证130063号
投稿邮箱:tougao@haiwainet.cn
Copyright © 2011-2013 by http://www.haiwainet.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