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评论时政台湾华人国际财经娱乐文史图片社区视频专题吉林陕西山东江西内蒙古南粤商城创新中原招商县域环保创投成渝移民书画IP电视 华商滚动
2013年11月04日15:04|来源:海外网|字号:
从左至右:大会名誉主席方李邦琴(女),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新闻局局长杨毅(中),北加州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会长林青(女)。
第三,两岸大交流格局持续深化。刚刚闭幕的第九届两岸经济经贸文化论坛,为提升深化两岸各领域交流合作水平指明了方向,注入了动力。经过努力,两岸直航航班增加至每周670班,平均每天就有近100个班次穿梭两岸。加上今年开放的第二批,已有 26 个大陆城市开放居民赴台自由行。今年1-8月,大陆居民赴台旅游达148.6万人次,同此增长230% 。两岸文化、教育、科技、卫生、体育、宗教、青年等各领域的交流十分热络,举办的活动丰富多彩。两岸交流活动更趋务实,包括将在大陆就读的台湾大学生全部纳入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海峡论坛公布 31 项惠民措施,都受到两岸民众特别是台湾民众的欢迎,密切了两岸同胞的感情。
第四,两岸民间政治对话启动。去年下半年以来,特别是今年以来,两岸学术机构、民间团体先后召开多场研讨会,形成讨论两岸政治性议题的积极氛围。特别是今年 10月11、12 日在上海举行的、由两岸民间团体和学术机构联合主办的首届两岸和平论坛, 120多位两岸红、蓝、绿学者就两岸政治关系、涉外事务、安全互信、和平架构等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虽然仍有不少分歧、争论(这在意料之中),但大家能够坐在一起,开诚布公地交换意见,并且达成一些具有前瞻性的共识,就具有重要意义。政治议题并非洪水猛兽。首届两岸和平论坛的成功举办,搭建了两岸民间政治对话的重要平台,有利于为今后两岸正式启动政治商谈累积共识,创造条件。
当前的两岸关系处在60 年来最好的时期,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理念日益深入人心,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给两岸同胞带来了空前的和平红利;同时,也为亚太地区的和平稳定作出了重要贡献,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肯定,我们应该珍惜来之不易的成果,抓住难得的重要机遇,以战略的高度、历史的视野、坚定的信念、务实的态度、积极的作为,巩固深化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基础,推动两岸关系全面发展取得更加丰硕的成果,造福两岸同胞,造福中华民族。为此,双方应当进一步:
夯实基础,增进互信。 坚持一个中国,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基础,是两岸建立互信的前提,基础不牢,地洞山摇。只有基础打牢了,楼才能盖得更高;只有第一步迈稳了,路才能走得更远。今年来两岸关系取得的一些进展,比如大陆方面在台湾民航部门列席今年国际民航组织大会问题上展现诚意和灵活姿态,再比如国台办张志军主任与台湾当局大陆事务主管部门负责人王郁琦不久前在印尼巴厘岛自然见面,寒暄,就互访等达成共识,都是在两岸关系政治基础进一步巩固,双方政治互信进一步增强的大背景下实现的。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两岸就共同维护一个中国框架形成更加明确的认知和一致立场,符合两岸各自的现行规定,具有更大的包容性和可操作性,不仅是国共两党,而且是两岸双方都应该也能够做得到的。
相向而行,良性互动。 相向而行,就是双方都朝着共同的目标前进,这个目标就是稳定台海局势,加强交流合作,推动和平发展,为同胞谋福祉,为民族谋复兴。良性互动,就是在朝着共同目标迈进过程中,加强沟通,平等协商,设身处地,换位思考,充分照顾彼此的关切,妥善处理和管控分歧,互释善意,交替前行。两会互设办事机构,是我们多年来的主张,是两岸关系改善发展的标志。对于协商过程中存在的具体问题,比如人道探视问题,相信本着相向而行、良性互动的精神,在不违背相关的法律规定的情况下,通过协商,能够找到彼此都能接受的解决办法,推动两会互设办事机构早日实现,更好地为两岸民众服务。
![]() | ![]() |
(责编:牛宁)
两岸关系 政治互信 两岸同胞
网站地图 | 关于海外网 | 广告服务 | 海外网招聘 | 联系我们 |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海外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京ICP备12041252号|京ICP证130063号
投稿邮箱:tougao@haiwainet.cn
Copyright © 2011-2013 by http://www.haiwainet.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