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评论时政台湾华人国际财经娱乐文史图片社区视频专题吉林陕西山东江西内蒙古南粤商城创新中原招商县域环保创投成渝移民书画IP电视 华商滚动
2013年11月19日09:42|来源:海外网|字号:
摘要:《决定》是一个非常翔实的改革文本,体现了问题主导的改革思路。对中共未来九年要解决的60个问题,《决定》都提出了明确的解决思路和政策措施,几乎没有套话,有很多政策亮点和提法值得人们去关注。 |
诸如此类,还有一些。总的来说,《决定》在改革理论和政策上有一系列新的重大突破,这是做好改革工作的重要前提。
当然,对新一轮改革整体上的“政左经右”色彩也不必讳言。由于改革的终极目标是要完善和发展中国模式,推进国家治理结构和能力的现代化,而中国模式的本质特点是政治一元化和经济多元化,再加上全会仍然把经济建设作为国家的中心工作,因此,改革重点锁定在经济上,向市场放权将会充分激化市场、企业和社会的活力,而在政治上持一种相对保守的态度,也就不奇怪。
这也是改革需要一定集权的原因。全面深化改革协调领导小组和国安会的设立,不管后者的目的是针对内部安全还是外部安全,无论就其主观考量还是客观结果而言,都会造成一定政治上的集权。这种集权既是由改革目的所决定,也是因为中国当下的改革是一种非常态化的改革之故。中外历史证明,在一种非常态化下推进改革,若改革者没有一定的权力集中,改革就很难推进,故适度集权是必要的。考虑到中国既得利益的强大,改革者只有将一定的权力集中在手上,拥有更大权威,更少受利益集团的掣肘和干扰,才能更好去推动那些有益于整个社会的变革。人们所要防范的是,如何去约束集权的改革者。
《决定》还有一点需要提的是改革方法论的改变。中国此前的改革方法论是邓小平的猫论和摸论,后者即摸着石头过河,这是基于前期改革的特点而不得不如此。因为改革是一个探索过程,而中国改革的复杂性又前所未有,此外,也没有现成的经验可资借鉴,只能摸着石头过河。但在改革已经走过35年后,改革的目标模式已经确立,而且法律制度也已逐渐健全的情况下,再摸着石头过河就可能会延误改革,甚至成为不改革的借口。所以,全会提出,要加强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相结合,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相促进,提高改革决策科学性,广泛凝聚共识,形成改革合力。这是中国改革方法论在新的历史时期的一个改变,它势必有助于改革的深入推进。
不论人们对全会作何评价,现在,改革的规划和部署已经做出,接下来的任务就是落实。但落实并不是一个被动的按葫芦画瓢的过程,而是一个再创造。因为三中全会的规划只是一个宏观的方向性的规划和部署,而各地的情况千差万别,具体路径需要结合本地实际去推进,所以它需要人们发挥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在中国的改革史上,上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前期,是改革的黄金时期,那时社会包括地方、基层和民间主动改革的精神很强烈,勇于探索和实践,形成了很多改革的地方经验。
但一个时期以来,这种主动改革的精神和积极性失落了,大家都怕在改革上犯错,不敢也不愿推进改革,而是被动等着上面尤其是最高领导发出改革号召,做出改革决议,才按照规划好的“改革”去部署。以这样的精神状态去落实中央的改革部署,推进地方改革,会很成问题。所以,需要在三中全会精神的指引下,大胆地不拘一格地去创造改革的各种经验,才会形成一个改革的百花齐放局面。
民心思改革是中国社会近几年的一个显著特征,从《决定》来看,本次三中全会多少呼应了民众对改革的期望和要求。所以,若朝野合力、上下同心,改革是能打开一个新局面的。
作者是中国资深媒体人
目前正在英国诺丁汉大学访学
![]() |
(责编:牛宁)
改革 三中全会 改革合力
网站地图 | 关于海外网 | 广告服务 | 海外网招聘 | 联系我们 |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海外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京ICP备12041252号|京ICP证130063号
投稿邮箱:tougao@haiwainet.cn
Copyright © 2011-2013 by http://www.haiwainet.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