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评论时政台湾华人国际财经娱乐文史图片社区视频专题吉林陕西山东江西内蒙古南粤商城创新中原招商县域环保创投成渝移民书画IP电视 华商滚动

海外网海外网>>评论>> 正文

老兵:回忆一场中美之间心照不宣的战争【4】

2013年11月29日07:21|来源:海外网|字号:

  另一个难啃的硬骨头是3号公路南段,有一块长8米、宽3米、高6米的巨石,约成40度俯角压向公路中央,威胁着行车安全,被战士们称为“老虎嘴”。负责该路段改建工程的第三〇一团第四十五连,决定以爆破手段将其排除。二排长李科宏带领全排从上往下实施分段爆破。有一次爆破后,他发现有个哑炮,立即只身前去排除。就在他掏出炸药的瞬间,头顶上方的岩石突然断裂滚落下来。在此危急时刻,他指挥下边的几个战士迅速躲开,自己却被一块巨大的石头砸中,当场壮烈牺牲。战士们忍痛节哀,忘我奋战,终于炸掉了这个“老虎嘴”。

  中国援越筑路部队,从1965年9月入越,至1968年10月回国,按协议为越南新建和改建了7条干线公路及其附属防护设施,共计公路1206公里、桥梁305座(总长6854米)、涵洞4441座(总长46938米),完成土石方3050万立方米。

  美国在轰炸越南的同时,为了封锁越南的海上通道,在沿海地区布设了大量水雷,为协助越南打破美国的水雷封锁,中国海军由12艘扫雷艇、4艘保障艇、共318人组成的“中国海军扫雷工作队”,自1972年5月28日起,陆续进入越南海域,担负海防港至东北群岛海区航道的扫雷任务。到1973年5月,扫雷工作全部结束。

  越南海军对有关海区的航道检查后认为,中国海军扫雷工作队任务完成得很好,达到了清扫的目的。当年8月,中国海军扫雷工作队胜利回国。中国海军扫雷队,在越南的一年零三个月的时间里,共出海586艇次,航程2.78万海里,其中扫雷526艇次,航程近1.75万海里,共扫除各种水雷46枚,疏通了越南北方海防、鸿基、锦普等港口至东北群岛的各航道,清扫面积达201平方公里,并多次引导中越运输船只安全进出上述各港湾,为越南海军打破美军海上封锁作出了卓越贡献。

  此外,中国后勤和工程部队,还帮助越南完成了构筑国防工事、修建机场和飞机洞库、铺设野战输油管、架设通信线路等项任务。

  越南抗美战争,在中国直接支援下,长期浴血奋战,使美国深陷战争泥潭,被打得丢盔卸甲,落荒而逃。

  1975年4月,越南人民终于打败了美国侵略者,推翻了由美国扶植的西贡伪政权,取得了战争的最后胜利,解放了南方,实现了越南的统一。

  这一伟大胜利,是英雄的越南人民长期艰苦斗争的结果。

  在越南处于最困难时期,中国人民为了支援越南人民抗美救国战争,节衣缩食,向越南人民无偿提供了大量物资援助,派出人民解放军与越南军民并肩战斗,为越南人民坚持抗战和夺取最后胜利承担了巨大的民族牺牲。

  在此期间,中国无偿向越南提供飞机170架,舰船140艘,坦克500辆,汽车16000辆,火炮37000门,各种枪216万支(挺),枪炮弹12.8亿发,粮食500万吨,棉布2亿米,汽油200万吨,输油管3000公里,援建军工企业100多个;此外,还有几亿美元的现汇。总计援助金额200多亿美元。

  对中国给予越南的大力援助,越南党和政府曾经作出高度评价。越南领导人黎笋在赞扬中国援越部队的功绩时说:“我们一直认为,中国跟我们是最亲近的,中国给我们的援助是最大的,也是最充分的。如果你们不给我们这些热心的支援,我们恐怕要多牺牲在美国炸弹之下二三百万人,而且要晚几年才能取得胜利。”

  在越南人民最困难、战斗最激烈的时刻,中国派往越南的支援部队共32万人。在整个援越抗美战争中,中国援越部队共有1070人壮烈牺牲,4200人身负重伤。

  越南战争结束后,越南共产党和政府,为牺牲的中国援越人员建造了多处墓地,并且将这些墓地命名为“世代知恩”烈士墓。

  这些“世代知恩”烈士墓,就是这段历史的永恒见证。

(责编:宋胜男)

分享到:

分享到唐人街BBS

高炮部队 1933年 反雷达导弹

热图>

最新热点>

惊!上海动物园饲养员被华南虎咬死(组图)

娱乐炫图>

最新排行

史海钩沉>

精选图片>

视频>

论坛热帖>

猜你喜欢>

地铁女乘客被摸胸10分钟 丝毫没有察觉(组图)

丈母娘不愿保持不正当关系 充电器线勒死女婿

评论|时政|台湾|华人|国际|财经|娱乐|文史|图片|社区|视频|专题|滚动

吉林|陕西|山东|江西|内蒙古|南粤|商城|创新|中原|招商|县域|环保|创投|成渝|移民|书画|IP电视|华商

网站地图 | 关于海外网 | 广告服务 | 海外网招聘 | 联系我们 |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海外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京ICP备12041252号|京ICP证130063号
投稿邮箱:tougao@haiwainet.cn
Copyright © 2011-2013 by http://www.haiwainet.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