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评论时政台湾香港华人国际财经娱乐文史图片社区视频专题 新加坡吉林南粤商城创新中原招商县域环保创投成渝移民书画IP电视 华商滚动 纸媒

海外网海外网>>评论>> 正文

专家谈中国公务员制度改革:消除特权是关键

2013年12月03日09:40|来源:人民网-中国经济周刊|字号:

  国考20载:一份职业的致命诱惑

  又是一年国考。

  11月24日,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2014年度公务员录用考试公共科目笔试(下称“国考”),在全国48个城市同时举行。

  今年共有130多个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面向社会公开招考,计划招录1.9万余人。

  据统计,本次考试共有152万人通过招录机关资格审查,实际参加考试人数为99万,参考率约为88.5%,参加考试人数与录用计划数比例为51∶1。

  公务员,在中国一直是为人所羡慕、崇尚的职业。铁饭碗背后,是人们对社会地位、收入、安全感的渴求。

  1993年中国出台《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公务员制度正式确立。被称为“中国第一考”的国考,从1994年报名4400人、招录462人,到2014年报名152万、计划招录近2万人,短短20年,职位招考规模增长了近50倍,报名人数增长则超过300倍,掀起了一次又一次的报考热潮。2014年国考,平均每个岗位有77人竞争。其中,37个招录职位的报名比例超过1000:1,最热岗位竞争比达7192:1。

  从最初的很多人不相信“通过考试就能当干部”,到今天的“考公务员只是与考研、出国等并列的选项之一”;从首届只有29个部门招录,到今天的全国公务员“凡进必考”;从“成为国家干部的自豪”到户口、福利的致命诱惑;从铁饭碗、金饭碗,到“能进能出、能上能下”的退出机制探索……

  20年来,日渐升温的公务员热背后,是中国公务员制度的建立、改革、完善过程。

  20年、三代人“我的国考”

  1994年:“通过考试就能当干部?”

  国内首次公务员考试,报录比9:1,面试像“谈心会”

  1994年1月,人事部机关刊物《中国人事》(现改名为《中国公务员》),出现了一个新栏目“《条例》百问”,开始向全国人事系统介绍新建立的中国公务员制度。

  对于“公务员”这一新名词,“《条例》百问”解释道,“在范围上相当于我们过去所说的国家行政机关干部”。

  那时,人们刚刚学会了买东西不用粮票,社会上还经常出现什么叫“投机倒把”的大讨论,在多数人眼中,进机关、当干部是当时最好的工作。

  1994年7月30日,人事部宣布,将组织中央国家行政机关公务员录用首届招考。

  “当时,很多人不相信通过考试就能当干部,因为当时工作是国家分配的。”对于第一届公务员考试,国家某部委工作人员、当时在北京市郊一家国企上班的李伟(化名)记忆犹新。

  1994年8月1日,李伟借了一辆自行车,穿过大半个北京城,跑到人事部设立的公务员考试报名咨询点打听情况。“

  最关心的问题是,如何参加考试,考过了是否真能进机关”。后来的统计显示,那几天,像李伟一样前来咨询的有14000人。

  “当时进中央机关的主要途径就是毕业分配,然而学校分配没有统一标准,很多人托关系递条子,我自己没路子,还以为这辈子都没机会迈进部委的大门了。”李伟说。

  参加第一届公务员考试的,多数如李伟一般是“二次就业”。当年发布的《国家公务员录用暂行规定》指出,“报考省级以上政府工作部门的需具有两年以上基层工作经历”。

  这一年,公务员考试实录名额为462人,报名4400人,报录比约9:1。据了解,招录的462个公务员职位,涉及国务院办公厅、国家计划委员会、人事部、建设部等29个部门,几乎全是中央部级机关单位。

  首次国考就在当年8月举办。考试那天,“一个教室几十个人,每个位子之间都被拉开了很大的距离,有点像现在的高考,既激动又紧张。”李伟回忆说。那一年,公务员考试分为行政职业能力测试和公共基础知识,考试题目涉及毛泽东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政治经济学等,还没有现在令人头疼的申论”。

  统一笔试结束后,各部委还要给通过者组织面试。面对七八个考官的发问,李伟异常紧张,“那时候各处都实行分配,没参加过面试,一点经验都没有”。李伟说,好在考官问的都是“为什么要报考”、“以前做过什么工作”一类的问题,不像现在的面试那么专业,有点像“谈心会”。

  李伟说,被确认录取的那天,自己感觉难以置信,远在农村的父亲知道后,杀了家里的猪,像娶儿媳妇一样请全村人吃饭,很有点光宗耀祖的意思。

  第一个月,李伟拿到了300多元工资。与企业相比,公务员工资并不算多,但各方面的条件比企业要强多了,“连食堂的拉面师傅都是专门从兰州聘请的”;平时吃饭有食堂,住宿有宿舍,看病公费医疗,“也不用花自己什么钱,工资能攒下不少”。

  最让李伟看重的,是“有了行政级别,成了国家干部”。入部5年后,李伟被提升为副处长。“中央部委的晋升速度相比基层要快很多”。同一年,李伟分到了一套两居室,“相比周围的朋友,感觉很满足。”李伟说。

(责编:牛宁)

分享到:

分享到唐人街BBS

公务员制度 北京市公务员考试 国考

评论时政国际娱乐文史地方华商

热图>

最新热点>

盘点世界各国文艺兵和劳军拉拉队(组图)

娱乐炫图>

最新排行 >

史海钩沉>

精选图片>

视频>

论坛热帖>

猜你喜欢>

“圆脸大赛”爆红网络 圆脸惹人爱完爆瓜子脸

盘点香港10大豪门媳妇(组图)

评论|时政|台湾|香港|华人|国际|财经|娱乐|文史|图片|社区|视频|专题|滚动

吉林|南粤|商城|创新|中原|招商|县域|环保|创投|成渝|移民|书画|IP电视|华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