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评论时政台湾香港华人国际财经娱乐文史图片社区视频专题 新加坡吉林南粤商城创新中原招商县域环保创投成渝移民书画IP电视 华商滚动 纸媒

海外网海外网>>评论>> 正文

李韬:坚决破除“以GDP论英雄”的迷思【2】

2013年12月09日16:28|来源:《红旗文稿》|字号:

  二、以GDP为中心的增长模式已经走到了尽头

  GDP概念引入我国有其特定历史背景,它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特别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得到广泛使用。30多年来,这一指标体系作为衡量经济增长的重要工具,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应该说,在现代社会,任何一个国家要想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生存发展,就必须发展经济、促进增长。这一点对于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欠发达国家来说尤为重要。因此,在改革开放初期,采取政府主导型经济增长的方式,积极创造条件,促进GDP快速增长有其历史合理性。

  然而,遗憾的是,“GDP至上”的增长主义理念在我国盛行多年之后,现在已然成为一种惯性思维。一些地方政府和官员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错误地理解成“以GDP为中心”,把“发展是硬道理”狭隘地理解为“增长是硬道理”,以GDP排名次、论英雄,把追求GDP增长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几乎所有政策规划、制度设计、工作安排都是围绕如何提高GDP增长率,认为只要GDP增长了,一切矛盾问题都会自动得到解决。这种以GDP增长率为目标的单一化经济增长模式在推动短期内经济高位增长的同时,也带来了比较严重的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给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带来诸多负面影响。长期以来,GDP增长率甚至成了考核评价干部政绩最主要的指标,在这一指挥棒驱使下,一些地方政府和官员有着强烈的意愿动用各种资源来促进经济增长,往往是上级政府确定一个量化GDP目标后,地方各级政府层层分解、层层加码。在政府治理中,缺乏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积极性主动性,从而造成社会公共事业发展相对滞后,上学难、看病难、养老难、住房难等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基本民生问题依然比较突出,社会贫富分化有进一步拉大趋势。与此同时,对经济高速增长的偏好和寻租的冲动,使一些基层政府和官员混淆了政府与市场的职能定位和边界,冲到一线招商引资、扩大投资,权力(官)自觉不自觉地同资本(商)坐在了一条板凳上,“勾肩搭背、不分彼此”。此外,囿于眼前和局部利益,一些地方政府对高投入、高能耗、高污染企业大开绿灯,对偷排“红汤黄水”的企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造成生态环境日益恶化,“高天滚滚粉尘急”,一些城市甚至陷入“十面霾伏”。这种竭泽而渔的增长模式不仅造成了严重污染,影响了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加剧了代内公正问题,而且也影响了经济社会生态的可持续发展,破坏了我们子孙后代赖以生存发展的自然环境,带来代际公正问题。

  因此而产生的一个不难理解的现象是,尽管GDP在不断攀高,但人们内心并没有对增长速度的真正认同,甚至有人觉得那不过是政府统计部门编造的数字游戏,同自己没多大关系。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在《1995年人类发展报告》中曾发问道:“如果增长没有被转化到人民生活中,它的意义何在?”这是一个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单纯的经济增长并不能给人民群众带来社会福利的改善,带来蓝天碧水和新鲜空气,带来真正的幸福和尊严。经济增长不同于发展,也替代不了发展。发展应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五位一体的科学发展,应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的可持续发展,发展的核心目标应该是社会的公平正义、公众的民生福利、人民的幸福安康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在缺乏其他条件的支持下,片面追求GDP的增长只会走向罗马俱乐部关于人类困境的报告中所言的“增长的极限”,它带给我们的除了扭曲的、不可持续的经济发展图景外,可能还会有日益拉大的贫富差距、较低水平和效率的基本公共服务以及无法估算成本的资源浪费和生态环境破坏。

(责编:牛宁)

分享到:

分享到唐人街BBS

考评指标体系 科学发展观 GDP增长率

评论时政国际娱乐文史地方华商

热图>

最新热点>

盘点世界各国文艺兵和劳军拉拉队(组图)

娱乐炫图>

最新排行 >

史海钩沉>

精选图片>

视频>

论坛热帖>

猜你喜欢>

“圆脸大赛”爆红网络 圆脸惹人爱完爆瓜子脸

盘点香港10大豪门媳妇(组图)

评论|时政|台湾|香港|华人|国际|财经|娱乐|文史|图片|社区|视频|专题|滚动

吉林|南粤|商城|创新|中原|招商|县域|环保|创投|成渝|移民|书画|IP电视|华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