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评论时政台湾香港华人国际财经娱乐文史图片社区视频专题 新加坡吉林南粤商城创新中原招商县域环保创投成渝移民书画IP电视 华商滚动 纸媒
2013年12月23日07:52|来源:海外网|字号:
二、面临的挑战
城镇化如果从技术的角度来讲,对政府最大的挑战是治理方法和治理结构的变化。对于那些以前需要靠电视、村支书、党支部等传播教育做工作的农村人口,进城之后需要融入到大数据信息化管理时代。更多的人口将进入公司治理领域,某种程度上城市里各个企业文化建设和企业治理结构对管理进城人口方面比政府更加直接,而政府大多数时间只需要做好企业服务和劳工维权。
美国之所以能够用数据管理国家,正是因为城镇化的完善和发展,公司力量的强大。农村人口进入城市将会给就业统计、社会保障、消费追踪、行业活力、金融服务、人才创新等带来各种数据统计的全面性和准确率,将有利于政府实施更加有效的产业支持和税收政策,给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也会带来更加科学的数据依据。
一个由大数据提供支撑的管理模式才会真正触动政府职能的转变。如果没有人口的集中和更多的需求,政府就不可能建一个办事大厅,不可能建立流程化办事体系。城镇化给政府提供了转型的良好机会,也给政府带来了新的管理挑战,这种挑战需要割舍更多的不透明以及相关的既得利益和权力寻租,对一向只把服务停留在嘴上的政府服务机构来说,是一个非常大的挑战。
目前中国的城镇化还没有考虑到的一点是,城镇本身面临的分级和分化将给未来城镇化带来一种不平衡风险。比如目前准备全面放开建制镇和小城市落户限制,这其实是让农村人口就地进城居住,而非真正的城镇化人口资源流动,小城镇的真正未来就业人口实际上是很少的。小城镇能解决教育和医疗的问题,却很难解决就业问题。
目前出现的一个现象是,农村人口迁入离自己最近的县城或市的时候,老人和孩子往往就固定在了这个城市,包括孩子上学、老人就医、老人和孩子消费、生活等。年轻人一般依然会选择在更大的城市打工就业。因此,我们未来还面临着年轻人就业和居住需要同步的一个更大的城镇化目标,这个过程依然是充满各种挑战和风险的。
老人和孩子居住在小城镇,就需要更多的社会保障,但这些小城镇面临的是土地财政的枯竭,负债率过高,吸引投资和增加就业的能力逐步恶化。这就会造成小城镇和大城市的贫富差距(也可以说活力差距)越来越大,县域经济将面临凋敝。十年之后,可能国家层面不得不再次进行从小城镇到大城市的又一轮城镇化思考,以此类推,无法解决失衡问题,就只能忙着拆迁和重建了,资源浪费将更加严重,社会公平和共同富裕的发展目标阻力不减。
![]() | ![]() |
(责编:宋胜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