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评论时政台湾香港华人国际财经娱乐文史图片社区视频专题 新加坡吉林南粤商城创新中原招商县域环保创投成渝移民书画IP电视 华商滚动 纸媒
2013年12月27日10:13|来源:海外网|字号:
从私密性的角度来说,竖着的四面墙是最重要的。但为啥造房子最重视这个横着的房顶呢。这实际上是一个简单的几何问题。我读土木工程第一课,就说土木工程是一门和重力对抗的科学。竖着的墙也好,柱子也好,都是直接承受压力,而横着的房顶,或者从你楼上的视角来看是地板,则是一半承受压力一半承受拉力。具体来说,就是下半部有被拉长的趋势,是受拉的,上半部有被压缩的趋势,是受压的。
能承受压力的东西,世界上很多很多,比如说石头。水泥其实就是把特定的石头磨碎再烧一下,加水重新凝结成石头。随便挖点土,晒干了就是土坯,可以拿来砌墙。用火烧成砖,建十几层高的房子也毫无问题。全世界几十个文明,几乎没有哪个文明为砌墙费太大的力。
这是因为地球有万有引力,任何地球上出产的固体天然地已经能承受压力,不能承受压力的固体都被重力压垮了,压缩成能承受压力的状态。在地上挖个坑,从十米处挖出来的东西就能承受十米土层的压力。山有几千米高都不会倒,我们在石头上堆几十米高的石头,肯定不会出问题。
能承受拉力的东西就不太好找了,因为几十亿年来,重力把大多数东西都压缩到一起。大多数从地里面挖出来的东西都很重。一旦横着架空起来,自身的重力就把自己压断了。跨度不能太大,隔几步就要设一个柱子。我们看雅典卫城,修的那么高大,门前密集的排列柱子。就是怕上面的梁断掉。实际跨度并不比一个草房大很多。论内部采光和保温可能还不如土房子。所以这种华而不实的东西只能给神庙用,脑袋正常不会住这种性价比极差的房子。
还有一种办法是住窑洞。在比较稳定的地层里挖洞。不过,除了陕北那种降水少,坡地多的地形。其他地方并不适合挖洞。因为采光不好,下雨就容易塌掉。原始人不会造房子才会住窑洞。文明人只要有办法住房子也不会住窑洞。包括陕北的农民,一旦富了。首先的选择就是盖房子。只有穷的没办法的人才住窑洞。我们注意一下传统的文艺作品,窑洞往往和“寒”字联系起来。叫寒窑。黄梅戏天仙配里有一句“寒窑虽破能遮风雨”,秦腔王宝钏的故事里,也说“寒窑十八年”。这里值得注意的是,黄梅戏流行的地方是安徽,王宝钏虽然是陕西人,但她那个寒窑的遗址现在还在,不是在陕北黄土高原上,而是在西安南面,是标准的平原。这些文艺作品无意中表达了一个意思,就是穷的没办法才住窑洞。正常的夫妻是不会去住这种地方的。所以我们还得盖房子。找点能承受拉力的材料来解决屋顶问题。
真正可靠的方式是靠木头。树不是长在地层里的,长那么高,受风影响很大。凡是不能承受一定拉力的木头都被风拔起来了。所以我们横“梁”的“梁”字下面是木头。
不过木头也有问题,容易着火,容易烂,强度不够。最重要的是这东西在中国大部分地区非常稀少,直到90年代初,一套家具还是结婚时非常重要的筹码,当时讲究说多少条腿,32条腿就非常有面子了。我们是农业民族。农业发达的地区没什么森林,所有人都用木头盖房子的结果就是生态崩溃。中国森林覆盖率到1949年已经低到8%了。考虑到当时还有大片的原始森林没法开发,这意味着中国有人住的地方已经没什么树了,水土流失导致中国年年成灾,已经是一个自取灭亡的状态。
当时北京城外就是沙丘。离城有多近呢?从天安门往西走,现在房价3万块的地方当时都是流动沙丘,步行3个小时就能见到小型沙漠。北京隔几年就会有一两次沙暴刮到白天伸手不见五指的程度。现在北京南面,要修北京二机场的地方也是沙丘。焦裕禄在河南兰考县,对付的是货真价实的沙漠。所以,靠木头盖房子,我们中国人就必须在居住拥挤和饥荒人吃人之间做一个两难的选择。至于说每对恋人都能有独立的房间,那想都别想。
解决这个问题靠什么呢?靠钢铁。只有钢铁才能在建筑里承担拉力,而且给每个中国人都提供自己的房间。大家有空可以观察一下工地上的预制板,可以看到,钢筋靠下承受拉力。水泥主要承受压力。就是因为有了足够的钢铁用来造房子,我们才能在保护生态的同时,让大多数人有房子住。让年轻人都有自己搞浪漫的空间。
![]() | ![]() |
(责编:张婷、邹雅婷)
房子 爱情 工业 圣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