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评论时政台湾香港华人国际财经娱乐文史图片社区视频专题 新加坡吉林南粤商城创新中原招商县域环保创投成渝移民书画IP电视 华商滚动 纸媒

海外网海外网>>评论>> 正文

马平:房子培育爱情 世界上最浪漫的东西是钢铁【8】

2013年12月27日10:13|来源:海外网|字号:

  后来多读了点书,我才意识到大炼钢铁的意义。我们现代社会的钢铁不是靠小炉子烧出来的,而是要有现代化的露天铁矿采矿、要有铁路和火车来运输,要有现代化的钢铁厂来炼钢。这些铁矿、钢铁厂、铁路,本身又需要大量的钢铁。我们如果想有足够的钢铁,建造一个能让人人都有浪漫生活的社会,必须把已有的钢铁拿出来投入生产,用钢铁制造钢铁,用煤炭发电去采更多的煤炭。这样我们最终才有足够的钢铁去造房子造汽车。这个负责用用钢铁制造钢铁,用煤炭发电去采更多的煤炭的工业部门,一般就叫重工业。我们这个国家,从大炼钢铁、土法上马开始,搞了几十年的重工业,终于有了完整的工业体系。这才有各位的浪漫。

  工业社会并不一定讨人喜欢

  不过,我从最近的网络趋势看。重工业、或者“工业”这个词并不太讨人喜欢。大炼钢铁到现在也是个负面名词,最近几年不管哪个地方新建工厂,建核电站,总有人上街抗议。这一阵子雾霾厉害,只要有雾大家就说这是工业的恶果,我们再也不能搞工业,搞gdp了。

  这个说法对不对,我暂时不评价。我今天最后想谈一下,为什么这么多人不喜欢工业社会呢?

  前面我说,大家的婚恋观,大家追求浪漫的权利本身就是工业社会的产物。这实际上是我读中学时,政治教科书的一个重要结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社会上的价值观是物质生活变动的结果。我不知道你们的政治教科书是不是还谈这个概念。但就我而言,这十几年的生活经历,就是对这个概念先抵触再认同的一个过程。

  不过,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是一个宏观的过程。从几百年,从全世界的角度来说,这个说法一般没什么问题。不过,具体到一个地区,一两代人之内,经济基础和社会主流价值观并不一定同步。在现代教育体系出现之前,往往是社会的主流价值观落后于物质基础,新的生活方式的好处,大家必须试过了才知道。现代教育体系和现代大众传媒出现之后,这个规律开始反过来,在某些场合会出现价值观领先物质基础的情况。

  这里的逻辑很简单。对于年轻人来说,接受新思想,比创造新思想所需的物质基础要容易。我们从小学读到大学,还没有参与过物质生产,还不知道自己这些想法能不能落实下去。但是意识形态已经赶上来了。我们前面说机器制造机器是工业社会,但现代重工业包含大的门类几十种,小的门类上千种,每个门类都需要几十年培养的专家来主持,需要成千上万普通的技术人员来落实细节。一个工程师从毕业,到能够编写新的技术规范,给下一代工程师制定标准,起码需要二三十年。中国从50年代搞一五计划,搞大炼钢铁搞到今天,也不过是刚刚进入工业社会。

  但是呢,培养工业化的世界观和生活方式就容易多了。师范院校四五年就毕业,就可以培养新的学生。中国六七十年代搞中学教育普及化,往往就是中学生毕业,到简易师范培养一两年回去就教中学。或者干脆用高中生去初中当老师,用初中生到小学去当老师。再加上肥皂剧和偶像小说潜移默化的宣传。中国人的人生观用了二三十年,一代人时间就从农业社会进入工业社会了。

(责编:张婷、邹雅婷)

分享到:

分享到唐人街BBS

房子 爱情 工业 圣诞

评论时政国际娱乐文史地方华商

热图>

最新热点>

盘点世界各国文艺兵和劳军拉拉队(组图)

娱乐炫图>

最新排行 >

史海钩沉>

精选图片>

视频>

论坛热帖>

猜你喜欢>

“圆脸大赛”爆红网络 圆脸惹人爱完爆瓜子脸

盘点香港10大豪门媳妇(组图)

评论|时政|台湾|香港|华人|国际|财经|娱乐|文史|图片|社区|视频|专题|滚动

吉林|南粤|商城|创新|中原|招商|县域|环保|创投|成渝|移民|书画|IP电视|华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