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评论时政台湾香港华人国际财经娱乐文史图片社区视频专题 新加坡吉林南粤商城创新中原招商县域环保创投成渝移民书画IP电视 华商滚动 纸媒
2014年01月02日15:52|来源:海外网|字号:
住30年防空洞,算出世界最精确常数
在长年不见天日的喻家山人防山洞内,华中科技大学常务副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罗俊,带领团队三十年如一日,开展引力精密测量研究。他的团队取得的万有引力常数值,是国际上精度优于50ppm(1ppm是百万分之一)的七个结果之一;其引力实验室也被外国专家称为“世界的引力中心”。
深秋时节,华中科技大学喻家山人防山洞内,仍有些水珠从地下渗出来。就在这潮湿阴冷、幽暗深邃的地下,诞生了一座世界知名的引力实验室。
三十年磨一剑 科研世界领先 “我没觉得科研有多苦”
万有引力常数G是人类最早认识和测量的物理学基本常数,也是迄今为止测量精度最差的常数,因此备受各国科学家关注。
1983年10月,华中工学院(现华中科技大学)开始筹建引力实验中心。由于引力实验对恒温、隔振、电磁屏蔽等要求极高,时任院长朱九思听取陈应天教授的建议,决定把实验室建在喻家山下的人防山洞中。当时,还是陈应天教授研究生的罗俊就全程参与了中心的筹建和研究工作,由此与引力结下了不解之缘。
测G是罗俊及其团队花费精力最多、持续至今的研究工作。
“地表的重力大小,是由地球内部的物质构造决定的。如果我们能精确测量地面重力,就能了解地下物质密度分布。”罗俊说,“打个比方,精密测量就相当于给地球做CT,可以知道地下矿藏的大致分布。”
为攻克这一难题,从1986年开始的近10年,除去吃饭和睡觉,罗俊几乎都在山洞中度过。长年不见太阳,加之山洞里阴暗潮湿,罗俊头发掉了一大半,索性剃了光头;1992年,罗俊左脸出现一片片的白色斑块,直到1996年才治好。
1998年,罗俊取得了105ppm相对精度的测G结果。2009年,罗俊团队将G的测量精度提高到26ppm。这是国际上精度优于50ppm的七个结果之一,也是采用扭秤周期法测得的最高精度G值。罗俊团队测G实验结果被国际科技数据委员会推荐的CODATA值所收录,并以华中科技大学英文缩写HUST命名。
“我没觉得科研有多苦。外界看来是牺牲,可我更多感受到的是乐趣和幸福。”回想过去,罗俊很坦然。
![]() | ![]() |
(责编:牛宁)
嫦娥 中国好大爷 中国好室友 嫦娥三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