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评论时政台湾香港华人国际财经娱乐文史图片社区视频专题 新加坡吉林南粤商城创新中原招商县域环保创投成渝移民书画IP电视 华商滚动 纸媒

海外网海外网>>评论>> 正文

支振锋:官员抑郁自杀悲剧为何遭猜疑【2】

2014年01月07日09:20|来源:人民网-环球时报|字号:

  对官员抑郁和非正常死亡,最好的办法是公开。除非个人隐私,应由权威部门调查并详细公布官员非正常死亡的原因。政府必须以坦诚来换得信任。媒体除了猎奇,也应普及抑郁的常识。抑郁症在中国已非常流行,统计显示,重症抑郁有近15%的自杀率。而且,抑郁面前人人平等,找不到工作的农民工会抑郁,盛名满天下的崔永元也会抑郁,官员抑郁又有什么好奇怪呢?公众也应认识到,在急剧发展变化的社会,随着法治完善和反腐倡廉制度体系的日趋细密,在政绩考核、问责制度、维持稳定等重压下,一顶官帽带来的早已不再只是轻松惬意和春风得意。说官员压力大,所言非虚。

  这里面当然有制度的原因,比如官场的封闭性,评价机制较为单一等。官员的荣誉、待遇都跟级别有关,然而晋升如登山,越高人越少。工作要求越来越高,监督力度越来越大,加班应酬又可能导致家庭关系越来越差。而且官场难进也难出,“一入侯门深似海”,机关坐了若干年,有的锻炼成了弄潮儿,也有不少熬成了废人。

  也有风气的原因。有些官员成天“端着”,要“像个领导样子”,不能太四平八稳,也不能太锋芒毕露,嬉笑怒骂都会被解读,连表情都不敢太丰富,时间久了不憋出病来才怪。而且官方和民间对精神健康都缺乏足够重视,对抑郁症患者也缺乏足够宽容,过度竞争下,官员不仅不敢生病,更“不敢”有精神或心理疾病。媒体报道有许多官员偷偷看心理医生,甚至求神拜佛。山西运城市某官员2006年患了抑郁症,但自杀前始终没人发现。

  真正解决民众对官员抑郁自杀的猜疑,要等到整个社会伦理的重建。但对于防止官员抑郁和自杀而言,无论是关心他们的精神健康,还是以明确而非含混的监督规则让他们的权力“进笼子”、“晒太阳”,作用都大于单纯的质疑和猎奇。▲(作者是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副研究员)

(责编:宋胜男)

分享到:

分享到唐人街BBS

官员,自杀率,抑郁

评论时政国际娱乐文史地方华商

热图>

最新热点>

盘点世界各国文艺兵和劳军拉拉队(组图)

娱乐炫图>

最新排行 >

史海钩沉>

精选图片>

视频>

论坛热帖>

猜你喜欢>

“圆脸大赛”爆红网络 圆脸惹人爱完爆瓜子脸

盘点香港10大豪门媳妇(组图)

评论|时政|台湾|香港|华人|国际|财经|娱乐|文史|图片|社区|视频|专题|滚动

吉林|南粤|商城|创新|中原|招商|县域|环保|创投|成渝|移民|书画|IP电视|华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