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评论时政台湾香港华人国际财经娱乐文史图片社区视频专题 新加坡吉林南粤商城创新中原招商县域环保创投成渝移民书画IP电视 华商滚动 纸媒
2014年01月09日08:38|来源:参考消息网|字号:
与之相比,从15-64岁的工作年龄人口从56%增加到了73%,大大高出更发达国家62%的平均水平。这种非同寻常的年龄结构转变使得中国可以大大获益于人口红利,这是一种由于需要供养的儿童和老年人的数量相对较少而出现的短期生产力优势。过去40年中,中国的供养比例(即供养每个退休人员的工作年龄人口)很高,从最初的14个工作年龄人口供养一名退休人员,到现在8个供养一个退休人员,而相比之下,德国、意大利和日本的供养比例则是3:1,澳大利亚、加拿大和美国为5:1。
文章还说,决定中国未来人口的关键性因素是生育率。如果中国目前每个妇女平均生育大约1.6个孩子的水平保持下去,中国的人口在12年后可能达到14.4亿的峰值,然后就会开始下降,到本世纪中叶可能达到13.3亿,到本世纪末则为8.68亿。
文章指出,然而中国官员和一些学者的估计,独生子女政策的放松可能导致每年多出生200万人,大概增长10%,把目前的出生率从平均每名妇女1.6个孩子提高到大约每名妇女生育1.8个孩子。在出生率提高的情况下,中国的人口将在2030年达到14.5亿,然后到21世纪末下降到大约10亿。即使如此,人口也将继续老龄化,到2050年老年人将占总人口的25%,供养率可能下降到2.6个工作年龄人口供养一名退休人员。如果中国决定进一步放宽“二胎政策”,每年新增加的出生人口可能达到500万,生育率可能能够达到替换水平。在立即替换的情况下,中国未来的人口不会下降,而是将在21世纪中叶稳定在大约16亿。然而,中国人口将继续变老,老年人的比例将增加到20%,潜在的供养比例将下降到3个工作年龄人口供养一名退休人员。
![]() |
(责编:宋胜男)
二胎政策,人口红利,197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