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评论时政台湾香港华人国际财经娱乐文史图片社区视频专题 新加坡吉林南粤商城创新中原招商县域环保创投成渝移民书画IP电视 华商滚动 纸媒

海外网海外网>>评论>>海外舆论>> 正文

外媒记者探访中国“制毒第一大村”【2】

2014年01月09日08:53|来源:参考消息网|字号:

  善后问题亟待解决

  “你一个人进去要小心,照相机不要随便拿出来”,在中国“制毒第一大村”博社村村口下车之前,司机师傅一再叮嘱。新加坡《联合早报》1月8日发表该报记者的报道称,一入村,场景没有“毒战”或“巷战”的震撼,看似平静的氛围夹带着警戒与不安。废品四处乱堆,扑鼻而来的是生活垃圾臭味。街道上多处挂着“有毒家破人亡”等警示标语,一再提醒人们,这个村子刚刚经历一场扫毒“霹雳行动”。村内多处可见警察巡逻,有部分村民对记者投以异样眼光。在博社村行走问路虽不觉得身处高危区,但能感觉到村子的水相当深。

  有不少村民热心帮助记者指引方向,但对敏感问题不置可否,连小学生都有戒心。“你们家是做什么的?”“上个月29日,你听说发生什么事了吗?”“那是蔡东家的房子吗?”一听到关键问题,原本微笑的脸立即严肃起来,均以“不知道”回应。

  知情人士透露,制毒贩毒曾给不少村民带来巨额财富。村民剥开可制冰毒的药品“康泰克”,倒出里面的粉,一个月可以挣一万多,有的制毒家庭一年的收入有上百万之多,“几乎和华西村一样富”。不过,在一部分人富起来后,博社村的物价近年来也不断攀升,甚至直逼陆丰市,导致不碰毒品的村民得承担制毒致富的代价。

  报道称,大量生产毒品还给村民带来生活上的不便,几乎家家户户屋外都可见到一台发电机。据称,由于生产冰毒需要大量电力,原本不胜负荷的农村电网满足不了需求,因而经常断电。有居民透露,家中的供电去年断了六个月,“不要说看不到电视,上不了网,连照明都成问题”。

  此外,制毒贩毒所排出的毒水大规模污染了该村的耕地,导致种菜和荔枝等农耕活基本无法干了。外出创业不顺而回乡开店的一名博社村青年说,荔枝过去一斤可以卖几块钱,现在只能卖几毛钱,“污染了,没人要”。记者按照村民指引的方向走到被废弃的农田,确实看到大片田地被大面积污染,几乎变成一个触目惊心的大污水池。漂浮物当中还有一些空瓶子和空盒子。

  报道指出,在制毒财路被阻断之后,村内产业又被制毒活动搞得农不农、工不工,如果收入来源成问题,毒祸极可能死灰复燃,又或引发其他群体性事件。

(责编:宋胜男)

分享到:

分享到唐人街BBS

社村,外媒,冰毒

评论时政国际娱乐文史地方华商

热图>

最新热点>

盘点世界各国文艺兵和劳军拉拉队(组图)

娱乐炫图>

最新排行 >

史海钩沉>

精选图片>

视频>

论坛热帖>

猜你喜欢>

“圆脸大赛”爆红网络 圆脸惹人爱完爆瓜子脸

盘点香港10大豪门媳妇(组图)

评论|时政|台湾|香港|华人|国际|财经|娱乐|文史|图片|社区|视频|专题|滚动

吉林|南粤|商城|创新|中原|招商|县域|环保|创投|成渝|移民|书画|IP电视|华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