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评论时政台湾香港华人国际财经娱乐文史图片社区视频专题 新加坡吉林南粤商城创新中原招商县域环保创投成渝移民书画IP电视 华商滚动 纸媒
2014年02月27日06:31|来源:海外网|字号:
摘要:怎样塑造符合民众期待且利于外界接受的领导人形象,是现代政治生态下必须考虑的一个问题。 |
近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到北京多处视察走访。“习大大”突然现身胡同,找“老街坊”聊天的视频和图片,也引发了网友热议。而在自来水厂先后询问,“地沟油哪去了?”“没有去搞麻辣烫吧?”更是让很多网友会心一笑。
习近平这次在北京先后走访了六个地方,行程比较密集,但在每一处,都留下了一些让人难忘的细节。这些细节,凸显出了一个亲民、幽默、接地气的领导人形象。
比如,谈城市规划时,习近平提到“网上有人给我建议,应多给城市留点‘没用的地方’,我想就是应多留点绿地和空间给老百姓”;当胡同老居民说在“就地改造”和“迁走”之间,更愿意选择前者时,习近平用“故土难离”表达自己的理解;参观珍贵馆藏文物时,他提醒记者们“小心别碰到,砸了我得负责”……
从“搞麻辣烫”到“留点没用的地方”,都是民间色彩很强的表达,也确实体现了多数民众的所思所想,国家领导人能够毫无“违和感”地说出来,而且用得恰如其分,自然会让人觉得亲切。
怎样塑造符合民众期待且利于外界接受的领导人形象,是现代政治生态下必须考虑的一个问题。国外领导人玩“亲民秀”,已经是常规动作,比如多国政要都开通了“推特”,时不时秀一秀自己普通人的一面,以展示人情味儿和“软实力”。中国国情不同,国家领导人直接开微博,或许短期内还不现实,但像“学习粉丝团”这样的账号,还是受到了很多人追捧,并吸引了外媒关注。而这些账号之所以能保持活力,与其时不时就能播发一些“习大大”的精彩花絮有关。
在如今的媒体生态下,传统媒体已经无法“包办”领导人的形象塑造。“习大大”走访胡同,在还没有官媒正式发稿的情况下,图片和视频已经在网上扩散传播。这种即时的、去中心化的传播,对领导人的要求高了很多,需要更开放的心态、对民意更精准的体察。但若适应它、善用它,会收获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
(敬一山,海外网专栏作者)
海外网评论频道原创,转载请注明来源海外网(www.haiwainet.cn),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海外网评
(责编:宋胜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