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评论时政台湾香港华人国际财经娱乐文史图片社区视频专题 新加坡吉林南粤商城创新中原招商县域环保创投成渝移民书画IP电视 华商滚动 纸媒
2014年03月14日06:55|来源:海外网|字号:
摘要:两会不是街头巷议、谈天说地,记者与采访对象不能由着兴趣闲聊,而应珍惜采访机会,让代表委员能够发挥其专业所长,针对公众关注的“真问题”给出有分量的真知灼见。 |
2014年全国两会已经闭幕。对于新闻工作者来说,盛筵已散,回味依然悠长。作为一名上会记者,在本次会议采访过程中,对于记者应该如何提问、如何做报道,颇有一些感慨。
两会初期就有报道称,“是否看过《来自星星的你》”成为“万能问题”。不过,“万能问题”也有遇冷的时候,陈道明委员就黑面相对:“问这个有意思吗?好玩吗?”二孩政策放开后,问代表委员“想生几个孩子”也屡见不鲜。而姚明委员在一场记者会上,面对众多记者的一再追问,始终不愿正面回答。
八卦问题并非不能问,比如王岐山关注韩剧就透露出很多耐人寻味的信息。但如果过多、过分地追逐八卦问题,甚至是一些明星人物的个人隐私,用花絮冲淡政经要闻,用调侃代替理性思辨,那么这场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的议政大会,就被媒体解构成一场“秀”了。
一次在政协住地采访,有记者问华北电力大学校长:“最近网上很多人争论,是文科生毕业后赚钱多还是理科生赚钱多,您认为谁挣得多?”校长先愣了一下,然后说:“统计数据才能反映真相,我个人意见也代表不了什么。”事实上,这是一个没有答案的问题,也不需要去回答。广义概念上的文科生或是理科生,不能用来涵盖任何一个人求职路上的悲喜故事;即便统计数据算出一个结果,也无法对学生选专业提供真正有价值、负责任的参考。
两会不是街头巷议、谈天说地,记者与采访对象不能由着兴趣闲聊,而应珍惜采访机会,让代表委员能够发挥其专业所长,针对公众关注的“真问题”给出有分量的真知灼见。
转基因无疑是本次两会的热点。3月6日农业部记者会上,韩长赋部长花了很大篇幅来阐释这个问题,对于“转基因食品是否安全”其实已经做了清晰的回答。然而,一些媒体更关注的,不是转基因争论背后的事实和科学依据,而是官员自己吃不吃的问题。所以,在韩长赋答问之后,不少记者的采访提问,仍然原地不动,根本不是基于农业部声明的进一步追问,而是仍然要官员和学者“选边站队”。
于是,科技部副部长张来武不幸被这个问题绊倒了。“你要让我吃我照吃,只要好吃就行”——这种看似太过随意的说法,被媒体采摘出来后,引起舆论一片骂声。然而,有多少人注意到,在回答这个问题前,关于转基因争议,张来武其实说了很多能体现其“学者型官员”身份的论述,颇有见地。但官员也是人,既然你问的是他个人吃不吃,他当然可以坦言自己的想法,但这也仅是他个人的选择,并不意味着要强加给公众,意味着他“不负责任”。
在媒体传播中,滤掉理性观点,只聚焦于“吃不吃”的个人选择;弱化科学论断,而执着于渲染民意焦虑——这恐怕是转基因问题看起来一直云山雾罩、争议不断的根源。这让我怀疑,有些媒体对争议性话题的报道,不是以明事理、正视听为目的,而是只为炮制热点。
当我们要求代表委员好好说话、履职尽责,高呼“1名代表失语就是67万人缺席”的同时,我们是否也该躬身自省、扪心自问:我们有没有用好手中的采访权、报道权、传播权,为推动中国民主进程贡献积极力量,为政策制定、顶层设计提供理性参考?记者应始终致力于追求、传播真相和真理,而不是舍本逐末地追逐眼球效应、满足个人诉求。
当两会新闻高潮告一段落,也是时候来反思一下,作为媒体,作为记者,交出了怎样的答卷。当你站在重要事件的报道场上,请意识到你手中的笔有多重;你的失言与不专业,是对你身后13亿公众话语权的亵渎。
(邹雅婷,人民日报海外版记者)
海外网评论频道原创,转载请注明来源海外网(www.haiwainet.cn),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推荐阅读】
(责编:于川、邹雅婷)
转基因,两会,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