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评论时政台湾香港华人国际财经娱乐文史图片社区视频专题 新加坡吉林南粤鲁东商城创新中原招商县域环保创投成渝移民书画IP电视 华商纸媒滚动

海外网海外网>>评论>>原创评论>> 正文

熊建:中国无须效仿深泉“神话”

2014年05月12日06:42|来源:海外网|字号:

摘要:深泉学院是极端案例,不可仿效。但是由此产生的反思也不可或缺。笔者认为,反思的重点不在教育体制,而是教育环境。

深泉学院是目前美国仅存的几所男校之一。

深泉学院是目前美国仅存的几所男校之一

近来,美国一所号称“最神秘学校”的深泉学院火了。据媒体报道,深泉学院在美国比哈佛、耶鲁等世界名校还难进、还厉害。它每年只招13个男生,学期两年,一边干农活,一边读书学习。

这所学校已经有近百年的历史了,但一直不为国人所熟悉。最近中国学生彭书涵被该校录取,突然间,类似“哈佛女孩”般的崇拜,让这所学校一下子成了神话一般的存在,受到中国网民的追捧。

其实,深泉学院的教学理念和模式并不是首创,中国早就有了这种耕读一体化的教学实践。古代的一些书院、私塾的师生,还有那些在终南山修道养性的隐士,都是一手锄头,一手书卷。至于这么做的个人,更是数不胜数。每逢乱世,一些士人避居山林,聚徒讲学,也得有自给自足当前提。诸葛亮,躬耕南阳,自己种地养活自己,但是他能明了天下大势,熟知名物典章,自然与博学和善思不可分割。如今,男演员姜文也带着两个儿子去新疆,远离尘世,自己劳动,自己学习。

然而,这种边劳动边读书的教学模式,不管在哪个国家都不能成为主流,只能是试验田,无法推广。从经济学角度看,如果大家都这么干,那消费也就歇菜了,国家扩内需就没指望了。道理中外相通,即便是美国,深泉学院也只能有那么一两所,多了就不能起到应有的作用,反而会搅乱正常的社会秩序。

从另一方面看,深泉学院之所以能引起不少国人的共鸣,主要在于大家对国内教育体制心存不满,借他人之酒浇自己胸中之块垒罢了。自己的病还需自己治,深泉学院是极端案例,不可仿效。但是由此产生的反思也不可或缺。笔者认为,反思的重点不在教育体制,而是教育环境。

据报道,深泉学院的阅读作业非常惊人,比如每学期看4000多页的哲学著作、写几百页的文学评论。看似惊人的作业量,如果在一个没有网络、没有过多分散精力和注意力的地方,要完成其实并不难。

上世纪30年代,夏鼐在英国求学时,一年能看80本书。他在1938年的日记中写到:“今年第一季以参加发掘……以后又以在校中整理古物,从事于串珠之编目,偷闲读书,一年仅阅过80部书,页数达19534页(小说及杂志中论文不算在内)。”

古人能读万卷书,但如果他们那时候能上网,保不齐一会儿这逛逛,一会儿那看看,回个帖,下个片,读书很难全身心投入。

而现在,如果把学生们放在一个断了网、没电视、每天只能干活看书的荒郊野外,我相信大部分人都能静下心埋头学习。我们平时学习很难做到专心致志,是因为诱惑太多;而深泉学院地处无人区,才能营造这样单纯的学习环境。这才是它的独具魅力之处。如何让学生在越来越纷繁喧扰的世界中保有一颗单纯笃定的赤子之心,这恐怕是值得我国教育者思考的一个问题。

(熊建,人民日报记者,海外网专栏作者)

海外网评论频道原创,转载请注明来源海外网(www.haiwainet.cn),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推荐阅读

美国教育输在哪儿?

被神化的“牛校”深泉学院 网友:因为没信号

(责编:宋胜男)

分享到:

分享到唐人街BBS

评论时政国际娱乐文史地方华商

热图>

最新热点>

江泽民胡锦涛等卸任领导人都在哪露面

娱乐炫图>

最新排行 >

史海钩沉>

精选图片>

视频>

论坛热帖>

猜你喜欢>

巾帼不让须眉 中国歼击机女飞行员英姿迷人

中国第一批空姐什么样(组图)

评论|时政|台湾|香港|华人|国际|财经|娱乐|文史|图片|社区|视频|专题|滚动

新加坡|云南|吉林|南粤|鲁东|商城|创新|中原|招商|县域|环保|创投|成渝|移民|书画|IP电视|华商|纸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