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评论时政台湾香港华人国际财经娱乐文史图片社区视频专题新加坡云南吉林南粤鲁东商城创新中原招商县域环保创投成渝移民书画IP电视华商纸媒滚动

海外网海外网>>评论>> 正文

庞中英:该把“外交改革”提上日程了

2014年05月13日02:35:00|来源:人民网-环球时报|字号:

在许多方面,“外交”越来越“大”,由此造成了外交前所未有的广泛性和复杂性。“小外交”,即传统的外交。“大外交”即广义的外交,参与外交的主体、影响外交的因素更加多元多样。不仅是外交部门,其他政府部门,甚至包括非政府的、社会性的、公众性的各种力量都在以不同方式方法大量、经常介入外交,使外交变得愈加复杂。

尽管外交变得复杂,但外交中的有些因素和特征似乎是永远不变的。对国家来说,外交比以往更必要,且必须得到加强。因为在执行对外政策时,军事等强制手段的局限性和副作用很大。在国际争端和国际危机中,大多数国家能用外交手段加以解决的,一般都首先诉诸于外交手段。面对世界变化的挑战,外交手段也在日新月异。

在世界外交体系中,有的国家外交做得非常成功。一些综合国力相对弱小的国家,在领土面积和人口方面的小国却在外交上卓尔不群,即外交实力不凡;而有些在领土面积和人口方面比较大的国家、甚至大国,外交反而做得不好。中国虽然是大国,但外交上未必一定也自然是大国。要做世界大国,必然也是外交大国,否则,这样的大国是残缺不全的。

中国外交应该是“大外交”和“小外交”、“旧外交”与“新外交”的结合,目标是成为世界体系中的一个外交大国。具体来讲,我国目前的“小外交”需要进一步现代化,即应该按照中共18大确定的“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行外交改革。眼下,中国到了正式提出“外交改革”的时候了。

我国的外交制度和体制在过去20年,尤其是最近几年,为适应形势的变化,做了一些或大或小的修修补补的工作,但是,总的来说,发展“现代外交制度”,我们仍需要做许多工作。

“外交大国”的目标首先要确立起来。由于我们在国际社会一直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以及主张和平解决国际问题,外交在中国对外政策中本来就占据中心性。为了推动世界和平,在新时期,中国更需要大大加强外交。

为成为外交大国,我们不仅要做好外交人才的培养,更是要做好公民的外交教育。“外交教育”这个术语,我们以前不提。现在要提出“外交教育”这个目标和任务,即中国教育包括对受教育者在外交事务上的培养。这与“大教育”、“通才”教育是一致的。

外交原来属于阳春白雪的领域。在过去相当长的时期,尽管一般公众对外交事务从来就不缺少兴趣,但传统外交人才培养与普及性的、大众性的“外交教育”截然有别。提出和开展“外交教育”,是适应中国和每个中国人已经生活在全球化的世界的需要。对于中国教育政策研究院来说,现在是探讨中国的“外交教育战略”和形成中国的“外交教育政策”的好时候。

 

(责编:宋胜男)

分享到:

分享到唐人街BBS

外交,外交事务,外交手段,大外交,外交教育

评论时政国际娱乐文史地方华商

热图>

最新热点>

江泽民胡锦涛等卸任领导人都在哪露面

娱乐炫图>

最新排行 >

史海钩沉>

精选图片>

视频>

论坛热帖>

猜你喜欢>

巾帼不让须眉 中国歼击机女飞行员英姿迷人

中国第一批空姐什么样(组图)

评论|时政|台湾|香港|华人|国际|财经|娱乐|文史|图片|社区|视频|专题|滚动

新加坡|云南|吉林|南粤|鲁东|商城|创新|中原|招商|县域|环保|创投|成渝|移民|书画|IP电视|华商|纸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