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评论时政台湾香港华人国际财经娱乐文史图片社区视频专题新加坡云南吉林红色记忆南粤鲁东商城创新中原招商县域环保创投成渝移民书画赣鄱IP电视华商纸媒滚动

海外网海外网>>评论>>原创评论>> 正文

招远麦当劳血案,谁该阻止暴徒行凶?

2014-06-04 06:39:00|来源:海外网|字号:

摘要:网络上凡关于此事的文章、微博都吸引了大量跟帖和转发。事件当时围观者的行为,成为了曝光后第一时间的讨论焦点。

麦当劳血案头七家属纪念

麦当劳血案头七家属纪念

5月28日,山东招远麦当劳餐厅发生命案,信奉“全能神”邪教的四男二女将一名素不相识的无辜女性殴打致死。这起恶性案件很快震惊全国。网络上凡关于此事的文章、微博都吸引了大量跟帖和转发。事件当时围观者的行为,成为了曝光后第一时间的讨论焦点。

围观者无人援手,是冷漠还是人之常情?

当事件传到耳中,大多数人的反应可能都是“为何围观者不阻止”。这理所当然地成为了第一讨论点。

《新京报》是对这一事件评论较快也较多的一家媒体。在6月1日的评论《“招远命案”为何让人如此悲凉》中,作者认为围观者缺乏“勇敢”。“有人说,阻止暴徒行凶是警察的事情,难道要求普通民众去送死?但是,别忘了,在鲁莽的出击与冷血的观看之间,还有可以冷静的思考,用头脑和判断选择一个正确的方法来帮助别人,这就是近年来被逐渐侵蚀的‘勇敢’。”

不过,这样的发言恐怕有“键盘英雄”之嫌。同一天《京华时报》的评论就说:“抡起道德大棒挥向现场民众,并非就法律正确或道德正确了。及时电话报警、冒险拍摄现场视频,不都是与恶行斗争的表现吗?无人制止凶嫌施暴,或许是被‘谁管谁死’所吓阻,或许还有基于施暴者人数众多的考量。”

这样的论调也在微博占了上风:

@Evelynlinx:看了那个女孩在麦当劳遇难的视频,心里很难受,再看到好多人都在微博抨击现场群众,为什么看见那些暴徒不上去制止,我觉得很欣慰,美国有正义的蜘蛛侠和蝙蝠侠,咱们中国也有正义的键盘侠!

@叫兽易小星:谁都有懦弱和退缩的权利,不是每个人都有能力成为英雄。见义勇为是值得赞赏的良知,是值得敬佩的勇气,却不是普通人必须承担的责任或者义务。爱别人前先爱自己,有了自保的手段再去保护别人。我们谴责邪恶和冷血,却不可将惊慌无力的普通人卷入舆论暴力的漩涡。

在知乎上,不少人也有这种论调,对未出手帮助持理解态度。不过仔细考虑,这两方观点未必完全对立。理解没有出手帮忙未必等于鼓励坐视不管,而主张“勇敢”的人也未必是要一味蛮干——《新京报》所说的是“用头脑和判断选择一个正确的方法”。不过倘若在报警之外没有更好的行得通的法子,也并不一定要盲目出手。

“正当防卫”的门槛是否阻止了见义勇为?

与此同时,还有另外一种对围观者没有出手相助的解释,就是我国法律中关于“见义勇为”与“正当防卫”的问题。

微博名人@一毛不拔大师 首先从普通人角度提出看法:“招远这事让我联想起两个问题:一是法律对公众场合打人医院打医务人员等,只要后果不严重平常处理很轻微,助长了坏人使用暴力的气焰。二是坏人打你你一还手派出所为了省心多半定成双方打架斗殴,正当防卫定义也很模糊,我认识若干朋友见义勇为后,到派出所结果各打五十大板都再也不想管闲事了。”

《新京报》在6月2日的评论中则从专业角度提出这个问题,这篇文章着重讨论“正当防卫”的判定标准,一开始就引用了一位律师的话:“我一个搞法律的,至今都没搞清楚什么才是正当防卫?万一伤了暴匪,搞不好赔钱是小事,坐牢那是分分钟的事。”

就在5月31日,一条广东省高院的微博就已被猛烈转发:“只因姜某涛看了侯某等人一眼,引起侯某三人追打,姜某涛警告未果后持刀乱捅。法院经审理认为姜某涛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属于防卫过当,故意非法损害他人身体健康,致二人死亡一人轻伤,构成故意伤害罪,鉴于有自首情节,判处有期徒刑八年。”

我国《刑法》规定:针对“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并有“针对正在进行的行凶、杀人、抢劫等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属于防卫过当”这一“无限防卫权”条款。但显然,这一条款在现实中被援引的次数少于人们的期许。因此,《新京报》认为“正当防卫‘门槛’过高,制约公民见义勇为积极性,这是个需要被正视的问题。只有真实地向公民赋权,才能让公民更有底气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不畏首畏尾。”

腾讯网“今日话题”则显得比较“理中客”。其专题《招远麦当劳命案:只能看着行凶?》在小标题指出“对于行凶者,旁人可以使用任何手段制止他”,并进一步解释“如果本案中,麦当劳的厨师抓把菜刀出来砍伤、砍死正在行凶的张某某,或者顾客拉起凳子砸伤砸死正在行凶的张某某,都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显然这并未回答,假如行凶被阻止,行凶者受伤甚至死亡,见义勇为者如何证明“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问题,特别是在本案中行凶者并未携带枪支、利刃等明显的可能致死的凶器的情况下。这篇专题也在后文通过中外案例对比,同样承认了“司法对无限防卫权的漠视”这一实践问题。

店内发生命案,麦当劳是否有责任?

腾讯的评论专题中还提出了另一个子论点:“麦当劳餐厅负有‘安全保障义务’”。作者援引了一条司法解释,最高人民法院在《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若干问题的解释》第6条中规定:从事住宿、餐饮、娱乐等经营活动或者其他社会活动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未尽合理限度范围内的安全保障义务致使他人遭受人身损害,赔偿权利人请求其承担相应赔偿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据此,作者认为,麦当劳餐厅和员工负有“安全保障义务”。同时还举了江西一起酒吧斗殴而最后酒吧被判赔偿的案例作为佐证。不过,考虑到麦当劳基本没有安保人员,一个店里的男员工数量也未必多过行凶者,就此判定麦当劳“未尽合理限度范围内的安全保障义务”也可能武断。

但麦当劳应负责的观点在微博上得到了不少支持。甚至有一些法律人士建议受害者家属起诉麦当劳公司,提起民事赔偿。

在腾讯网专题上线三天后,作为竞争对手的网易则在其评论栏目“另一面”登出了旗帜鲜明的《招远凶杀案:麦当劳无责》。文章引用了大量法律和案例,证明麦当劳餐厅中的凶杀案属于“不可预见的第三方犯罪行为”,而对此等小概率事件,麦当劳不配备保安也无过错,因此并非“未尽合理限度范围内的安全保障义务”。

大概是发现国内可资参考的材料甚少,这篇专题所引几乎全为国外的法规和案例,因此也在微博上被评论员沈彬批评为“明明是中国的案子,他讲了一堆美国案例”。

同日《法制晚报》的稿件则提示,麦当劳(中国)有限公司5月31日曾发布微博称,“对因上前阻止而受伤的员工深表关切。在事发当时,餐厅已立即报警。”法晚据此引用专家的观点“如果该微博内容属实,说明麦当劳尽到了安全保障义务,麦当劳在法律上就不会承担责任。”

结语:血案令人痛心,惨剧不应再现。事件后这几天媒体、舆论的大量讨论绝非单纯的口舌之争。惟愿每一个看到、参与到这场讨论的人都能从中思考,得到自己的结论,防止下一个类似悲剧的发生。(文/邱天人)

海外网评论频道原创,转载请注明来源海外网(www.haiwainet.cn),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责编:宋胜男、邱天人)

分享到:

分享到唐人街BBS

评论时政国际娱乐文史地方华商

热图>

最新热点>

招远血案5嫌犯涉杀人及邪教组织罪被批捕(图)

娱乐炫图>

最新排行 >

史海钩沉>

精选图片>

视频>

论坛热帖>

猜你喜欢>

巾帼不让须眉 中国歼击机女飞行员英姿迷人

李瑞英亲口证实与张宏民告别《新闻联播》

评论|时政|台湾|香港|华人|国际|财经|娱乐|文史|图片|社区|视频|专题|滚动

新加坡|云南|吉林|红色|南粤|鲁东|商城|创新|中原|招商|县域|环保|创投|成渝|移民|书画|赣鄱|IP电视|华商|纸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