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网首页移动客户端评论资讯财经华人台湾香港历史社区视频云南新加坡滚动

海外网海外网>>评论>>博采众长>> 正文

“三不”政策跛脚 两岸胶着

2014-08-12 13:37:10|来源:中国台湾网|字号:

  香港中评社8月12日发表评论说,台湾前“国安会”秘书长苏起日前表示,目前两岸关系已走到瓶颈,包括马当局的“不统、不独、不武”也愈走愈狭隘,两岸互动需要一个创新思维、新名词或新概念,带领两岸关系走向未来;但他说,遇到选举年,蓝绿恶斗僵局难解,“要找到两岸新出路,我有很深的挫折感”。

  评论认为,我们对于苏起为两岸关系的操心深感敬佩。两岸关系的发展前景不在于什么新的概念与新的名词,而是实实在在地要把本质表现出来。

  马英九一直强调:对于两岸关系,他坚持在“中华民国宪法”架构下,维持台海“不统、不独、不武”的现状,在“九二共识”、“一中各表”的基础上推动两岸和平发展,两岸以对等、互信、尊严的方式交流。他这个表述中的几个逻辑关系是不可以切断的:一,前提是有一个中国意涵的“宪法”。二,是以一个中国原则为逻辑核心。三,“不统、不独、不武”是不违背一个中国的灵活表述,与一个中国的原则不是正面冲突的内涵。如果按照这样的逻辑框架,对于“三不政策”是可以理解的。

  但是,马当局的“不统、不独、不武”为何愈走愈狭隘?关键在于开始模糊本质:一,回避长期坚持的公开反“独”的立场原则。二,回避长期坚持的一个中国、两岸统一的理念主张。所以,“不统、不独、不武”的政策,只能是过渡性、维持性的临时政策,不可能从中寻得到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也就是说,出现了打破原定的逻辑关系的危机。

  如果说,在马英九、国民党执政初期,这个“三不政策”用来先遏制民进党执政带来重大的动荡与不安,还是有一定的作用的。事实上大家都看到了。可是,在两次执政的长达8年的时间里这个“三不政策”纹丝不动,甚至不断坐大,结果就给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进一步提升、两岸政治互动、进入深水区,带来了重大的障碍。也就是说,这样的政策思路不是与时俱进的。

  台湾著名的陈长文律师曾指出,国民党的“不统不独不武”其阶段性的意义应该已经完结,消极的“三不”已经不足以因应两岸和国际局势的发展,国民党势必要在台湾现实的基础上,揭示两岸路线的新突破,台湾发展的新方向。陈长文指出了问题的症结所在。

  必须非常清晰地看到这样的事实,两岸关系之所以在马英九2008年当选之后进入和平发展阶段,核心不是因为有了“三不政策”,而是马当局对“九二共识”的坚持,以及国共达成的共识,是一中原则在发挥独特的主导作用。所以,大陆从来没有正面肯定“三不政策”,但因其没有妨碍两岸关系的正常发展,也就没有强力反对“三不政策”,基本道理尽在此中。

  再进一步思考,如果没有九二共识,又没有国共共识,只有“不统、不独、不武”的模糊政策,两岸关系不可能有今天的和平盛况,而跛脚的“三不政策”必然走到尽头,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进程必然胶着,永远无法突破。

(责编:宋胜男)

分享到:

分享到唐人街BBS

两岸关系,三不政策,两岸统一

评论时政国际娱乐文史地方华商

热图>

最新热点>

媒体:中央巡视与专项追逃内外联动反腐

娱乐炫图>

最新排行 >

史海钩沉>

精选图片>

视频>

论坛热帖>

猜你喜欢>

最美中国名校“校花”巡礼—吉林篇(高清)

阎锡山在山西的最后时光(组图)

评论|咨询|台湾|香港|华人|国际|财经|娱乐|文史|图片|社区|视频|专题|滚动

新加坡|云南|吉林|红色|南粤|中原|书画|丝路|鲁东|创新|创投|成渝|赣鄱|钱江|食品|IP电视|华商|纸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