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网首页移动客户端评论资讯财经华人台湾香港历史社区视频云南新加坡滚动

海外网海外网>>评论>>国内>> 正文

取消人事档案费 为何公众等不及

2014-08-13 09:53:55|来源:北京青年报|字号:

又到毕业季,对高校毕业生来说,如果不是到机关当公务员或者在国企就职,找到工作后还需要操心一件事——给自己薄薄几页纸的档案安个“家”。安“家”需要花钱,很多人可能不知道,面向庞大群体收取的这笔档案费,着实是个“天文”数字。据专家估算,全国每年人事档案收费至少达数十亿元。

人事档案的重要性在平时并不凸显,但公民在养老保险、职称评定、转正定级、学历证明、政审等诸多领域都离不开档案。表面上看来,人们在找不到合适单位保管档案的情况下,将档案存放于人才服务机构进行保管,自然需要缴纳一定的费用。然而,必须考虑到,档案保管并非普通民事法律上的保管合同关系,但凡需要用到档案的领域都和政府公共服务相关,人事档案本身具有明显的公共信息属性,并不能采取商业运作模式。而在收取保管费的语境下,人们只有交了钱才能享受公共服务,这显然有违让公民普遍、平等地享受到公共产品的服务型政府理念。

同时,需要存放档案的人主要是刚毕业没有找到工作的大学生、私企员工、自主创业者、自谋职业者和下岗失业人员,这些人大部分都是低收入群体,这就使得他们中的一些人为了节省开支,选择了法律上不允许的“弃档”或“自持档案”,这将对他们未来行使权益造成较大障碍。不仅如此,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档案费的存在已经催生了一些违法行为,也影响到了社会公共管理。

因此,历年来,取消人事档案费的各界呼声一直都很高。在这个背景下,已经有不少地方取消了相关收费,这正是这些地方政府重视服务、尊重人才的集中表现。而2013年1月1日起执行的《财政部关于降低部分行政事业性收费标准的通知》也明确要求,档案费“三年后自动取消”,也就是说,到了2016年,人事档案费就将被扫入“历史档案”。

事实上,各省市已经着手落实国家政策精神,大部分地方已经明确表示将在2016年取消相关收费。可是,为什么公众还是对此并不满意呢?为什么公众连两年都等不及呢?这主要在于这笔钱收支不明。不公开档案管理费的走向,人们就看不到管理部门究竟做了什么,自然会质疑收费的合理性。同时也难以回答,为什么一些地方可以提前取消收费,而其他地方却不能做到呢?为什么非得等到2016年,才根据国家强制性规定取消呢?

其实,对于任何一种公共收费都是同样的道理。如果因客观条件所限,暂时不能由政府财政负担全部公共开支,收费并非完全不可以,民众也并非不讲道理。民众需要的只不过是一系列合理理由。为何收费?标准如何界定?费用用于何处?缴费后,民众获得了何种生活改善?遗憾的是,在很多时候,这些问题都得让民众去猜。这显然严重侵蚀了政府的公信力。可见,打造服务型透明政府,必须从公共收费公开着手,否则,一切都将沦为空谈。

作者:苏润

(责编:于川)

分享到:

分享到唐人街BBS

人事档案费 保管合同关系 历史档案 家 天文

评论时政国际娱乐文史地方华商

热图>

最新热点>

媒体:中央巡视与专项追逃内外联动反腐

娱乐炫图>

最新排行 >

史海钩沉>

精选图片>

视频>

论坛热帖>

猜你喜欢>

最美中国名校“校花”巡礼—吉林篇(高清)

阎锡山在山西的最后时光(组图)

评论|咨询|台湾|香港|华人|国际|财经|娱乐|文史|图片|社区|视频|专题|滚动

新加坡|云南|吉林|红色|南粤|中原|书画|丝路|鲁东|创新|创投|成渝|赣鄱|钱江|食品|IP电视|华商|纸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