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8-14 08:39:00|来源:海外网|字号:
1,韩寒为什么延期交本?
看了韩寒的《后会无期》,又买了他的影视同期书《告白与告别》。虽然我不觉得这是一部多好的电影,但我知道这是一部下了功夫的电影。我想知道一个门外汉如何操持一部院线电影,想看看平地起楼的施工图纸和工人自述。书中照例有互相吹捧和不足为外人道的曲笔,但通过我的鹰眼,还是发现了不少“秘密”。关于韩寒的“四个梦想实现三个”的段子已经家喻户了,这里只想透过公开言说对内情做些推理刺探。
这部电影是去年五月定局、启动的,约定的剧本创作时间是3个月。韩寒在路金波和方励的一催再催下,还是把交稿时间推迟到了12月。此中甘苦韩寒没说,他只轻描淡写地描述了剧本会的“劳而无功”,但可以看出来由写小说向写剧本的转化中,韩寒并不得心应手。
韩寒出道以来,一直顶着天才少年的光环,才负不羁,多受宠爱,除了对方舟子的一战略显被动外,几乎是逢骂战必得胜回朝。宠爱和胜利多了,就难免会被认为无所不能。实际上,小说和剧本大不同,心理描写的杀手锏和书中暗表的特权一下子就没了,针鼻大的心事也得用影像来加以表现,大才如王朔也在拿下编剧的功课后又抱怨,写剧本败坏了他写小说的感觉。
韩寒只说,他考虑过《他的国》和《1988:我想和这个世界谈谈》想改编成电影,但最终没有这么做,而是原创了《后会无期》的剧本。可是,从电影的成品来看,你会发现这个故事和那两部小说精神同源,对白相近,似乎无需做更多苦心孤诣的创设便可达到。那么,韩寒为什么会延期交本,他在长考什么?
![]() |
韩寒 后会无期 路金波 小说精神 遵义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