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网首页移动客户端评论资讯财经华人台湾香港历史社区视频云南新加坡滚动

海外网海外网>>评论>>博采众长>> 正文

邓小平会如何应对“改革疲劳症”

2014-08-18 07:33:29|来源:海外网|字号:


十一届三中全会

海外网8月18日电  据观察者网报道,邓小平在20世纪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上写下了最重要的篇章,就是推动中国走上了改革开放之路。今天,我们纪念邓小平,最直接,也是最重要的,就是要坚定不移把邓小平开创的改革开放事业继续推向前进。

第一,坚定不移支持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

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我们党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因此,后来我们党经常把自己的路线称作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在改革开放不断深入过程中,经常有人提出这样的路线会不会变的问题。邓小平一次又一次回答:不能变,也不会变。没有理由变。如果变的话,只会变得更好。他说:“在这短短的十几年内,我们国家发展的这么快,使人民高兴,世界瞩目,这就足以证明三中全会以来路线、方针、政策的正确性,谁想变也变不了。说过去说过来,就是一句话,坚持这个路线、方针、政策不变。”“我们要向世界说明,我们现在制定的这些方针、政策、战略,谁也改变不了。”“从我们自己的实践看,不但我们这一代不能变,下一代,下几代,都不能变,变不了。”

所谓不变,当然不是绝对的不变。变与不变是辩证统一的关系。随着时代条件的变化,我们的很多方针政策必然会有所调整,思想理论也要与时俱进。但被实践证明是正确的最基本的东西不能变,也就是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路线不能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方向不能变。变了,就意味着动摇,意味着倒退,就会给中国带来新的危险,就不能保持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

第二,坚定不移深化全面改革开放。

邓小平是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和主要倡导者。改革开放是决定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制定的一系列新的方针政策,概括起来,就是改革开放。邓小平强调:“没有改革开放,怎么会有今天?”改革开放要贯穿中国的整个发展过程。“随着实践的发展,该完善的完善,该修补的修补,但总的要坚定不移。”“不坚持社会主义,不改革开放,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

历史证明,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会呈现一种周期性的发展现象。30多年来,中国的改革开放取得了巨大成绩,但社会现实中也遇到了很多问题。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对此做不同的解释,就会引出不同的思路。留恋过去、往后倒退的情况也会自然而然地发生。加上改革持续的时间已经很长,一定程度的“改革疲劳症”实际上已经出现并在蔓延。

所以,新形势下,我们需要重温邓小平关于改革开放的重要思想,充分认识改革开放的历史必然性和重要性,对现实存在的问题作出科学合理的解释,把解决当前问题的根本思路集中到通过全面深化改革而使我们的制度更加完善上来。千万不能背离改革开放的大道转而向那些老路、邪路。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活力之源,是我们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前进步伐的重要法宝,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现在我国改革已经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我们必须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不失时机深化重要领域改革。”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定,勾画了沿着邓小平开创的改革之路继续前进的蓝图,为全党全国人民增强继续推进改革开放的信心和决心。

(责编:于川)

分享到:

分享到唐人街BBS

改革开放 邓小平 党的思想路线 解放思想 坚持和发展

评论时政国际娱乐文史地方华商

热图>

最新热点>

媒体:中央巡视与专项追逃内外联动反腐

娱乐炫图>

最新排行 >

史海钩沉>

精选图片>

视频>

论坛热帖>

猜你喜欢>

最美中国名校“校花”巡礼—吉林篇(高清)

阎锡山在山西的最后时光(组图)

评论|咨询|台湾|香港|华人|国际|财经|娱乐|文史|图片|社区|视频|专题|滚动

新加坡|云南|吉林|红色|南粤|中原|书画|丝路|鲁东|创新|创投|成渝|赣鄱|钱江|食品|IP电视|华商|纸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