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网首页移动客户端评论资讯财经华人台湾香港历史社区视频云南新加坡滚动

海外网海外网>>评论>> 正文

"粉丝文化":"粉丝"本身不会削弱艺术

2014-08-27 10:46:00|来源:海外网|字号:

【编者荐语  在今天,“粉丝营销”使一些电影大热,“粉丝”的种种话语、行为也使一些新闻事件被推上风口浪尖。可以说,“粉丝文化”已经渗透在了各种文化活动中,而在这种情境下,大众舆论对于“粉丝”似乎更多的是负面的评价。】

那么,究竟为何会产生当代的这种“粉丝”现象呢?“粉丝”又该怎样与文化活动产生良性的互动呢?与其一味地批判“粉丝文化”,不如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此篇文章或将带领您正视“粉丝文化”。

“靠‘粉丝’炒作的电影还算电影吗”?针对当下电影产业体系中,依赖于所谓“粉丝营销”来提高电影票房的做法,有人产生了这样的疑惑。近日来的几起新闻事件,让原本就颇受争议的“粉丝”、“粉丝文化”等相关词汇的负面含义更为凸显。当某些“粉丝”喊出“XXX,即使你吸毒我也爱你”的口号时,舆论对于“粉丝文化”的担心与误解的程度也随之加深。

这种忧虑可以理解,但不必就此夸大“粉丝”的危害性。任何让人着迷的爱好都需要引导。对“粉丝”这个词本身怀有偏见的人必须了解,几乎所有人都曾经历过类似“粉丝”的情感体验,这个情形甚至古已有之。一些西方历史学家把“粉丝文化”的起源追溯到维多利亚时代英国人对于歌剧演员的追星崇拜,而在中国明清王朝,专门看戏追星的王公贵族和文人墨客也不在少数。再遥远点说,西方中世纪的人们将某位国王或神父推崇为“圣徒”,其“追星”的性质虽与后来的娱乐追星大不相同,但人们都希望把一种完美的印象集中赋予某个标志性的偶像,这不仅出于崇拜,更是为了在给偶像点赞的同时,点亮自己的希望。立足于一个日新月异的传媒时代,这种愿望的表达更加强烈,而承载这种愿望的载体,从虚幻的小说人物、英雄人物、戏剧人物到表演者本身,时有变迁。与其简单地拒绝这种“世俗”的变化,不如试着去理解这种变化背后所体现的人们的情感需求,因为,即使是拒绝成为“粉丝”的人,往往也有着与之类似的希冀和诉求。

成为某个主题或人物的“粉丝”,这是出于青年人情感宣泄和压力释放的需要,是情感表达和交流的一种重要方式,更是一种自我认同和价值实现的重要方式。世界很大、理想很多、欲望很杂、个人很渺小。今天的社会广泛提供人人平等的机会,所以,他们需要的是一种可以接近、可以模仿,甚至可以在其身上看到自己的这样一种新型偶像。他们在偶像身上寄托自己的愿望,从同为“粉丝”的人身上,看到自身思维和行动的影响。譬如在一场电视选秀节目中,每位粉丝都能以投票的方式,以自己的力量去影响偶像的命运,突破了传统评价体系的局限性。“粉丝文化”,让群众的立场在新传媒时代变得更加积极且可以辨析;让原本地位悬殊的权威与公众、专家与百姓、台上与台下之间,有了积极对话的可能性;让每个彼此分隔倍感孤独的个体,拥有一个难得的倾诉平台。如果今天的都市文化还没有找到一种让人们相互接近得更完美的方案,那么,人们就不该以鄙视的目光看待“粉丝文化”,简单地认为“粉丝”呈现的只是素养低下、“不上档次”的一种表现。

理解了“粉丝”产生背后的这些当代文化情境,我们的批评或点赞才可以少些盲目。从积极的一面看,“粉丝”现象,其实只是越来越开放的、媒介信息多样化的世界巨潮中的一朵浪花。今天人们过分地把目光集中在了几部电影的“粉丝”身上,更因为个别电影个别影星制作人自身的问题,而对“粉丝”这个词怀有偏见;其实,在网络微博上,不是只有被专家鄙薄的那种“低俗电影”才拥有粉丝,哪怕最高雅的文艺作品和艺术创作人,今天也可能拥有成千上万的“粉丝”。成为粉丝的行为本身无所谓格调高下,它只是一种特定的、当代人表达热情的方式罢了。

从另外一面来看,今天的文化互动,在“拉近距离”的同时,难免伴随而来的是“标准混乱”。“粉丝”本身不会削弱艺术,但只考虑“粉丝”的艺术作品却可能是有害的。今天的“粉丝”们之所以成为“粉丝”,是在寻找某种可以追随的梦想和自己的方向,而坏的文艺,连自己都没有方向,反倒一味迎合“粉丝”,其结果,只能是相互误导。在粉丝文化的初期,“粉丝”们是一些给点甜头就欢呼雀跃而盲从的孩子,但随着文化的发展和那个人群的成熟,他们会期待更好的文艺,会主动和盲从的“脑残粉”划清界限,会很热烈地探讨某个电影、某个演员,但同时小心翼翼地把他们对电影的感觉、对那个演员的感觉,以及对自己生活的感觉区分开来。作为新事物,“粉丝文化”还在积极地发展和进化。好的文艺,会在加强文化互动的同时锤炼自身的品性,积极地建设健康向上的“粉丝”圈子;而坏的文艺,才是一味透支和宠惯自己的“粉丝”资源,结果却极大束缚了自己的发展空间,当它的“粉丝”逐渐成熟,那时候欢声远去,涂抹不掉的只是从一开始就存在的骂名。

“心要让你听见,爱要让你看见”,在一切追求可视可听、文化强调互动的年代,我们应以积极直面的态度来看待“粉丝”现象,对于“粉丝”的热情,给予恰当的理解、引导和关怀,做到这些,不能仅依靠个体自省,还要靠社会文化机制的优良化发展。我们要去发掘“粉丝文化”背后文化失衡的问题及媒介应起到的精神导向作用。一个一味鄙薄年轻人无知和“粉丝文化”浅薄的所谓专家,其危害或许要比一群“脑残粉”更大,因为他在误导公众的同时,也辜负了自己的文化责任。

文章来源:天津日报

(责编:夏丽娟、王书央)

分享到:

分享到唐人街BBS

评论时政国际娱乐文史地方华商

热图>

最新热点>

媒体:中央巡视与专项追逃内外联动反腐

娱乐炫图>

最新排行 >

史海钩沉>

精选图片>

视频>

论坛热帖>

猜你喜欢>

最美中国名校“校花”巡礼—北京篇(高清)

阎锡山在山西的最后时光(组图)

评论|资讯|台湾|香港|华人|国际|财经|娱乐|文史|图片|社区|视频|专题|滚动

新加坡|云南|吉林|红色|南粤|中原|书画|丝路|鲁东|创新|创投|成渝|赣鄱|钱江|食品|IP电视|华商|纸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