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网首页移动客户端评论资讯财经华人台湾香港历史社区视频云南新加坡滚动

海外网海外网>>评论>>博采众长>> 正文

《爸爸去哪儿2》顶层设计不如第一季

2014-09-10 10:14:00|来源:海外网|字号:

现在就说《爸爸去哪儿》(第三季),那么首先,必须承认第二季的三点情况:

一、即使没有逃脱“现象级节目第二季定律”的宿命,但毫无疑问是肯定成功的;

二、也很精彩,值得所有人看,且看了绝不后悔,况且我每集都有看,更有收获;

三、做电视节目真的是“靠天吃饭”的节奏,谁也没有百分之百的把握说一定行。

《爸爸2》是成功的,但这种成功无法遮盖其存在的某些问题。

虽然《爸爸2》的收视率已属不错,但从本“砖家”的逻辑来看,《爸爸2》城市网收视率迟迟不破4,而且破4的机会越发渺茫,这是一个失败。因为你明明可以做的更好,但“更好”的那个结果不出来,那就是一种失败。而也有一种担忧,可能最后四期也将越看越不得劲,大有不再追捧的架势。看起来,尽管有很多客观原因,可以理解。不过很遗憾,《爸爸2》已经失去了被追捧的那种魅力。收视率被很多人视为洪水猛兽、邪恶之徒,乃至被“主旋律”和“主流价值观”所诟病,但收视率真的是#检验电视节目好坏的唯一标准#。哪个电视人要是规避这一点,他就不是电视人,只是一个宣传工作者。

从《爸爸2》第一集开始,节目就有了很强烈的“设计感”。当时以为设计了一些有趣的东西或者桥段,可以平衡一下第二季可能存在的“不新鲜感”。但在这种设计上,后面的节目越来越勉为其难。也就是说这些设计感东西,在刻意表达一些,忘记了“爸爸与孩子”之间的逻辑关系,结果爸爸的是爸爸的,孩子的是孩子的。而这档节目的核心是“爸爸与亲孩子”之间的那种亲密的、亲情的逻辑关系,结果变成了割裂,成了节目硬伤。

再就是表达不给力、不到位。感觉后期的剪辑,很多镜头轻描淡写,跳跃太大,或者根本就是一种剪辑不下去的感觉,导致剧情莫名其妙,也就不知所云,更不知结果之妙了。追求过程,忽略细节,导致剪辑效果太凌乱,甚至就是表达这些“父亲”和这些“孩纸”已经到此一游,留下了一个痕迹。聊且当做完成了节目设计的任务、完成了广告主的任务、也完成了旅行地赞助者的任务……

《爸爸2》的6个孩子,个个都是有其特色的,但在整体上,则没那么突出,因为现在的“爸爸系”观众,有了第一季的5个孩子作为参考,如此一来,第二季的孩子就整体很平庸,看完这一集对下一集几乎没有期待感。因为一两集看下来,感觉到这季的孩子们没有什么进步和发展,基于第一季给他们打了预防针,纯属到此一游。用一位资深级电视观众的话就是说:看《爸爸2》,脑海里想的都是《爸爸1》的孩子。这令人情何以堪?

这可以用一个批评意见作为解释:《爸爸2》的导演们在设计上发力发反了。这个节目本应该更多地体现孩子们的思维方式,爸爸应该只是配角,尽管形势上爸爸是主角,但第二季体现爸爸的东西太多了,孩子们不但形式上是配角,而且在设计上还是配角。爸爸和孩子的交流太少,并且一起做事情的机会也太少,加上旅行地的选择并不是最佳地点,这就造成了爸爸和孩子之间有一种乖乖的感觉。

这些都是观感,也纯属个人观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吧。

那么面对可能存在的《爸爸3》,又该如何呢?

其实一言以蔽之,《爸爸2》存在的问题,是因为这一季的顶层设计有欠缺。

所以有了《爸爸1》的辉煌成功和《爸爸2》的黯淡成功,《爸爸3》有了正反、两面启发,所以《爸爸3》的顶层设计,已经是“天空飘来五个字”的节奏。

其实顶层设计没那么神乎其神,简单得很。就是要将所有可能的问题想到,并作出相应的预案,一旦出现问题,就能在第一时间执行这些预案。“顶层设计”是针对问题而设计的,可以是战略,也可以是战术,也可以是战略的战术问题解决之道,或者是战术的战略问题破解之道。换言之,爸爸3的顶层设计,就是下面三个领域的梳理和捋顺。

(责编:牛宁)

分享到:

分享到唐人街BBS

顶层设计 爸爸2 孩子

评论时政国际娱乐文史地方华商

新闻热图>

最新热点>

一汽反腐风暴或牵涉周永康家属

娱乐炫图>

最新排行 >

史海钩沉>

图片精选>

视频>

论坛热点>

新闻推荐>

最美中国名校“校花”巡礼—上海篇(高清)

中国周边潜艇实力扫描

评论|资讯|台湾|香港|华人|国际|财经|娱乐|文史|图片|社区|视频|专题|滚动

新加坡|云南|吉林|红色|南粤|中原|书画|丝路|鲁东|创新|创投|成渝|赣鄱|钱江|食品|IP电视|华商|纸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