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9-18 06:51:23|来源:环球时报|字号:
英国《金融时报》9月15日文章,原题:中国崛起是私企而非国家控制的荣耀 许多批评者把中国的崛起归结于政府干预经济,这些人反对北京的国家资本主义“招牌”。但他们的观点是错的。
其实,中国的迅速崛起是市场作用扩大和私企蓬勃发展的结果。此类企业在中国经济总产出中的占比,已从1978年开始改革开放时的零增至如今的2/3以上,在此期间中国经济规模扩大了25倍。与此同时,这些私企几乎已独自承担起(中国社会)增加就业的重任,并成为出口增长的首要贡献者。
在上世纪80年代起向私企开放的制造业,国企角色的萎缩尤为迅速。1978年国企占制造业产出的4/5,如今仅为1/5。人们通常认为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中国的国有工业企业已实现复苏。实际上,自2008年以来,中国私人企业产出的年均增速为18%,是国企的两倍。
造成国有工业企业表现不佳的深层次原因是生产率低下。资产收益率超出国企两倍的私企能够更快扩张。国有银行的行为日益商业化进一步为私企发展推波助澜。
批评者称,国资委偏袒国企并试图壮大这些国家“冠军”。但这种偏袒未能如愿:2007年以来,其监管的国企资产收益率已迅速下跌。高科技商业服务和油气行业上游等领域是例外,在这些行业中,国企投资超过私企。但在制造业,私企投资是国企的7倍多。国企在中国经济中的足迹日渐萎缩。若中国打破各种垄断,令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会得以维持相对较高的增速,并继续担当推动全球增长的主要引擎。
私企,国企,中国的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