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网首页移动客户端评论资讯财经华人台湾香港城市历史社区视频云南新加坡滚动

海外网海外网>>评论>>原创评论>> 正文

【金台二号】亚洲鲤鱼泛滥美国,怎么破?

2014-09-26 06:50:00|来源:海外网|字号:

摘要:如今,小到一道菜肴,大到一个产业,品牌形象往往决定了其附加的最终价值。特别是当全球化将竞争推向白热化之时,文化的力量就变得越发具有决定性作用。

这几天有则新闻有点意思,说如今美国的亚洲鲤鱼(青草鲢鳙等8种中国淡水鱼的统称)泛滥成灾,不但吃光了本土鱼类的食物,还繁殖迅速,对当地生态造成巨大威胁。当地政府不惜下毒药、布电网,美国军方甚至向国会提交了一个为期25年、投资180亿美元的筑坝计划,阻止鲤鱼进击的步伐。

以前只听说美国在边境筑起铁墙阻挡墨西哥非法移民,可用同样的办法阻挡中国淡水鱼,听起来实在有些滑稽。正如专栏作家亚当·敏特揶揄的那样:军方的工程师一贯喜欢用基础设施解决所有问题。

我们眼中的美味,居然成了他国的公害,实在让很多人大惑不解:与其费这么大周折,干嘛不直接都吃掉?中国人可不会让鲤鱼长到一米二还不下锅。

据说,老外并不喜欢这种多刺的淡水鱼,英国人甚至认为其“嚼如烂泥”。说起来,刀叉挑刺的确不如筷子灵敏。但要说老外天生不爱吃鲤鱼,我看倒也未必。北京使馆区的餐厅里,糖醋鱼一向是老外最爱的菜品之一,你让师傅这么收拾鲤鱼,保管老外会把“嚼如烂泥”抛到脑后。

这个既解决生态灾难,又创造经济效益的法子,为何在美国行不通呢?饮食习惯是一方面,关键可能是美国中餐馆的厨子,真不一定能料理得了。

一道糖醋鲤鱼,需经过打花刀,裹粉,油炸,调汁多道工序,对专业厨师都算一道压轴的功夫菜。可海外的中餐馆,多数不过是底层中国移民谋生的手段,他们大都半路出家,小本经营,往往无力提升菜品和服务质量,只靠打价格战赢得市场。在澳大利亚等国,开餐馆甚至成了投资移民的跳板,经营者一旦取得身份,立刻转让下家,如此做事,品质可想而知。

于是,尽管美国中餐馆的数量已经超过麦当劳、汉堡王、肯德基的总和,但给人留下的印象却往往是价低质次,不上台面。至于其本应具备的文化内涵,更无从谈起。

这种尴尬的局面,与“中国制造”在海外的形象有着惊人的相似:价格低廉、无处不在,却鲜有叫得响的品牌,有时甚至收到“质量低劣”的差评。这背后,其实是相同的逻辑:在自主创新和品牌塑造能力尚不足的情况下,低价竞争成了唯一的选择。

诚然,这能够赢得部分竞争。事实上,无论中餐还是“中国制造”,都在海外占据了相当的市场份额。但从长远看,倘若中餐一直维持价低质也低的现状,伴随着消费能力和品位的提高,处境将会愈发边缘;而一个国家的产业长期处于价值链的中低端,缺乏国际话语权,其结果恐怕是路越走越窄,陷入“大而不强”的泥潭。

如今,小到一道菜肴,大到一个产业,品牌形象往往决定了其附加的最终价值。特别是当全球化将竞争推向白热化之时,文化的力量就变得越发具有决定性作用。

这些年,伴随中国实力的提升,外界对中国的关注一路高涨,遍布全球的“中国制造”,无处不在的中国移民,也无时不刻提醒全世界:我们来了。可就在9月23日,一份中国外文局联合国际调查机构发布的报告显示,与主要发达国家的企业相比,海外民众对中国企业整体印象评价仍然偏低。

这其中既有自身原因,当然也不乏偏见误解。但无论如何,主动出击传播自身优秀文化,塑造更加良好的形象,应当进入更加重要的议事日程。就拿鲤鱼这事来说,如果我们能够成功输出鲁菜烹饪文化到美国,生态灾难或许还能变成美食盛宴也说不定呢。更进一步,如果能让这种文化推广开来,将这些鱼出口到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各地(有些美国人也的确是这么想的),没准还能创造出一项全新的产业。

补充一句,在中国的饮食文化里,鱼要活的才好吃。(文/博闻强识)

(本文为“金台二号”独家授权海外网发表,如有转载务必注明来源“海外网”)

关于经济走势、时政局势及其它热点话题,金台二号还有更多精彩分析。敬请关注。

(责编:王书央、牛宁)

分享到:

分享到唐人街BBS

评论时政国际娱乐文史地方华商

新闻热图>

最新热点>

云南景谷县发生6.6级地震(高清组图)

娱乐炫图>

最新排行 >

史海钩沉>

图片精选>

视频>

论坛热点>

新闻推荐>

对越反击战时期中国女兵照片首度公开(高清)

图片故事:家在南疆 瓜果飘香

评论|资讯|台湾|香港|华人|国际|财经|娱乐|文史|图片|社区|视频|专题|滚动

新加坡|云南|吉林|红色|南粤|中原|书画|丝路|鲁东|创新|创投|成渝|赣鄱|钱江|食品|IP电视|华商|纸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