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9-29 08:02:33|来源:海外网|字号:
伊朗总统哈桑·鲁哈尼。
海外网9月29日电 随着对“伊斯兰国(IS)”的空中打击逐步升级,越来越多的欧洲和中东国家加入到空袭。
近日,《华盛顿邮报》刊登专栏作家法里德 扎卡里亚的文章,认为美国看似能很好地应付空袭,但如果要在当地进行地面作战则十分困难,有效打击“伊斯兰国”除了组成阵势庞大的多国空袭部队,更关键的是要获得中东大国伊朗的协助。文章编译如下:
如果奥巴马想摧毁或致残“伊斯兰国”,就须联手能左右中东局势的伊朗。虽然同伊朗谈判的过程艰巨且复杂,但却会带来战略的转折,让伊拉克、叙利亚乃至更东面的阿富汗受益。
我们现在正对“伊斯兰国”武装进行空袭,这与以往对待阿富汗塔利班、伊拉克萨达姆政权以及利比亚卡扎菲政权的过程都一样,美军凭藉着全球最先进的军队和武器装备能顺利完成,但每次进入下一步时却捉襟见肘,看看现在的阿富汗、伊拉克和利比亚,地面部队不得不陷入和当地武装的游击战,对我们来说,这是非常规的战斗。而到最后,这些军事行为都会演变成政治问题,为了获取当地部落和政治派系对地面作战的支持,我们不得不跟他们讨价还价。
伊拉克最核心的问题在于逊尼人愤怒,逊尼人在中央政府没有话语权,他们对奥巴马承诺建立新政府的希望也已经幻灭,因为伊拉克上层仍由什叶派把持,逊尼人只拥有形式上的权力。
《纽约时报》最近一篇文章指出美军对伊拉克连续六周的空袭,对逊尼激进派别的态度几乎没有任何改观,关键的逊尼部落仍徘徊在去留边缘。
美国对巴格达有一定的影响力,但是,真正影响巴格达的力量来自伊朗。今天统治伊拉克的什叶派,长期受伊朗的援助,早在逊尼派当政的萨达姆时代,这些被萨达姆打压、迫害的什叶派领袖都流亡到了德黑兰和大马士革,另外一个例证,是美国希望让伊拉克前总统、什叶派领袖努里?马利基下台时,伊朗也提供必要的协助,因此,如果我们要让逊尼派在什叶派的政府内分享真正的权力,那伊朗的帮助将不可或缺。
在叙利亚,美国的政策一直不连贯,他们试图在打击叙利“伊斯兰国”势力亚努斯拉阵线和“呼罗珊组织”的同时,避免使巴萨尔政权势力壮大,这显然不太可能,因为当恐怖组织被击溃后,溃逃的部队会投向强大的巴萨尔军队,而不是纪律涣散的反对武装“叙利亚自由军”。为避免这种矛盾发生,唯一办法是与巴萨尔政权内的一些军队头头取得联系,共享一些协议,能够帮美国做到这一步的,也只有伊朗。
阿富汗就更不用说,美国与伊朗的利益是一致的——打击塔利班。2001年的波恩会议结束后,伊朗协助美国清除在阿塔利班势力,巩固卡尔扎伊政权,现在,新的总统贾尼和他的竞争对手阿卜杜拉签订了不明朗的分权协议,为了稳固未来阿富汗的局势,伊朗的协助仍将不可或缺。
本周伊朗总统鲁哈尼告诉我,他在去年同奥巴马的电话通话中达成过有关共识,即“美国伊朗在很多领域具备合作空间,但前提是先解决伊核问题”,鲁哈尼说了句谚语:“想要第二孩子,先得照顾好现在的孩子”。
早在上世纪70年代,时任美国总统尼克森和国家安全顾问基辛格希望伊朗成为他们在中东地区的“协管”,这样做并非因为伊朗在地缘政治上的重要性,而是他们单纯地信任伊朗王巴拉维。
伊朗一位顶尖的学者告诉我,美国要达到细致管控中东的目标,就需要与该地区稳定的、有影响力且政务通常的国家进行合作,而伊朗正是其中之一”。
但正如鲁哈尼所说:“合作要解决了伊核问题先”。
IS 空袭 伊朗总统 伊斯兰国 阿富汗 华盛顿邮报 武装 利比亚 作战 政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