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网首页移动客户端评论资讯财经华人台湾香港城市历史社区视频云南新加坡滚动

海外网海外网>>评论>> 正文

周云:别再让社会文明道德“逆生长”

2014-10-08 08:30:00|来源:人民网-环球时报|字号:

国庆“黄金周”引发的井喷式旅游向来是热门话题,其中很多游客的不文明行为更是引起诸多“吐槽”。而今年又增加了新的“槽点”:有媒体和民众注意到,在很多景区,往往是小孩比大人更讲文明。有景区负责人说,小学生总的来说最文明,一般不乱丢垃圾,其次是中学生和大学生,而乱丢垃圾的一般都是成年人。

这不禁让人深思。文明程度其实就是一个社会化的问题。按照常理,一个人年龄越大,社会化程度越高,也就越讲文明。但为什么在一些人身上,会“反其道而行之”,出现年龄越大,文明程度越低的“逆生长”现象呢?

我想这其中有学校教育的原因。相当一部分成年人,在青少年时代没有接受过良好的学校教育,或者在学校没有得到很好的社会公德教育,所以成年之后缺乏公德意识。因而在这方面,他们比起正在接受社会公德教育的中小学生,显得更为“幼稚”。但这应该不是主要原因。因为在各级学校教育中,社会公德教育一直都处于重要位置,大部分人都能在上学期间或多或少地受到这方面的教育,从而多少具备这方面的意识。

出问题的主要还是家庭教育和社会环境。不可否认,许多家长非常注重孩子的道德教育,尤其是社会公德教育。但也有很多家长在这方面意识淡薄,自己身上就有很多不良习惯,深深影响了孩子。孩子在学校教育下好不容易培养起来的良好习惯,都被家长的负面示范抵消了,因此才会出现社会公德水平的“逆生长”。

至于社会环境方面的原因,既有历史原因,也有现实原因。从历史上看,中国是个农业社会,本来对社会公德的要求就相对较低,而且道德责任主要是靠熟人社会来维系。尽管现在越来越多的人进入了城市,但传统的影响可以说仍然是根深蒂固,人们还没有学会在脱离熟人社会的督促后,自觉地遵守社会公德。

从现实来看,许多人不愿意遵守社会公德,这实际上透露出一种轻微的反社会倾向。这种倾向又表明,人们对社会的认同度不够,从而不愿意遵守和维护社会规则。他们中的一些人有这样的心理或者潜意识,即从这个社会中得到的物质和精神方面关怀不够,于是对社会规则有了逆反心理和违背行为。又或者有人认为,这个世界本来就是不美好的,他们自己的不文明行为根本无足轻重。

一个社会能否变得更加美好,取决于个人、社会与政府的共同努力。应该说,在个人的社会公德培养方面,学校教育创造了比较好的条件,打下了比较好的基础,因而才有“小学生总的来说最文明”的局面。关键问题是如何不让青少年这种良善的本心,在成长中被家庭和社会消磨甚至泯灭。一个人的成长,大体上符合“近墨者黑,近朱者赤”的规律。因此,社会和政府应当努力创造条件,让青少年在成长中接触到更多的美好,而不是更多的丑恶。这样,纯真的本心才会保持,进而发扬光大,令人失望的“逆生长”现象才会越来越少。▲(作者是华南理工大学教授)

(责编:邱天人)

分享到:

分享到唐人街BBS

学校教育,道德教育,逆生长,周云,吐槽

评论时政国际娱乐文史地方华商

新闻热图>

最新热点>

“第一女巨贪”将被引渡 曾藏身地下室

娱乐炫图>

最新排行 >

史海钩沉>

图片精选>

视频>

论坛热点>

新闻推荐>

对越反击战时期中国女兵照片首度公开(高清)

揭秘驻阿富汗美军野战套餐

评论|资讯|台湾|香港|华人|国际|财经|娱乐|文史|图片|社区|视频|专题|滚动

新加坡|云南|吉林|红色|南粤|中原|书画|丝路|鲁东|创新|创投|成渝|赣鄱|钱江|食品|IP电视|华商|纸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