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网首页移动客户端评论资讯财经华人台湾香港城市历史社区视频云南新加坡滚动

海外网海外网>>评论>>博采众长>> 正文

岛内推“壮游台湾”计划 培养青年胸襟

2014-10-22 10:08:09|来源:中国台湾网|字号:

岛内推“壮游台湾”计划 培养青年胸襟

 

  壮游,指的是胸怀壮志的游历,包括三个特质:旅游时间长、行程挑战性高、与人文社会互动深、特别是经过规划,以高度意志彻底执行。壮游不是流浪,它怀抱壮志,具有积极的教育意义。它与探险也不太相同,壮游者不局限于深入自然,更深入民间,用自己的筋骨去体验世界之大。本词在中国出现始于唐代,有杜甫的自传式诗《壮游诗》为证。

  台当局“教育部”青年发展署在全台评选出47个壮游点,提供青年学生参与活动,台南市安南区鹿耳社区壮游点,连续5年获选为第一名。台南市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又有秀丽的美景风光,非常适合发展壮游计划,今后应继续拓展壮游点,强化活动内容,吸引更多岛内外年轻人用脚爱台湾。

  有人说:“人生即壮游也,青年壮游如雾里看花;中年壮游如丽日赏花;老年壮游如蹊下拾花。”常有一些外国人,背着简单行囊到各国游历,自由自在令人向往。早在16世纪时,欧洲各国就鼓励年轻人,利用“转大人”年纪外出闯荡,汲取不同国家的语言、文化与知识,丰富自己的人生经验,这种旅行方式被称为“壮游”,也就是怀抱壮志而远游。

  其实中国人早有壮游传统,“至圣先师”孔子曾带领弟子周游列国,希望实现政治理想;西汉司马迁行万里路读万卷书,终于完成《史记》巨著;唐朝高僧玄奘到天竺取经,回国后将19年间在印度、西域所见所闻,著成《大唐西域记》;唐朝“诗圣”杜甫曾经游历名山大川,写下《壮游》一诗;明朝徐霞客足迹踏遍大江南北,著有《徐霞客游记》,留下许多珍贵资料。

(责编:宋胜男)

分享到:

分享到唐人街BBS

青年学子,青年学生,台湾教育

评论时政国际娱乐文史地方华商

新闻热图>

最新热点>

香港“占中”者继续集结与警方对抗

娱乐炫图>

最新排行 >

史海钩沉>

图片精选>

视频>

论坛热点>

新闻推荐>

罄竹难书 侵华日军禁发罕见战地照片首曝光

图片故事:环球小姐训练营

评论|资讯|台湾|香港|华人|国际|财经|娱乐|文史|图片|社区|视频|专题|滚动

新加坡|云南|吉林|红色|南粤|中原|书画|丝路|鲁东|创新|创投|成渝|赣鄱|钱江|食品|IP电视|华商|纸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