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10-29 09:06:46|来源:中国网|字号: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日前主持召开了国务院常务会议,会议强调,要创新投融资机制,在更多领域向社会投资特别是民间资本敞开大门,与其他简政放权措施形成组合拳,以改革举措打破不合理的垄断和市场壁垒,营造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的投资环境,使投资者在平等竞争中获取合理收益。
众所周知,自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中国经济一直处于不太景气的状态,特别是近两年来,更是出现了持续下行的现象。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社会资本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下降,社会投资者没有能够积极参与到经济发展中来,尤其是没有能够将注意力转移到实体经济发展中去。
造成社会资本投资热情不高的主要原因,除了前些年房地产、股市等虚拟经济领域暴利过大、吸引力过强,以及金融危机后实体经济遭受重创之外,就是垄断和市场壁垒等问题十分突出,导致社会资本呈现出想进的领域进不了、能进的领域不想进的矛盾格局。
那么,如何才能改变这样的格局呢?社会资本的投资积极性怎样才能得到有效激活呢?关键显然不在社会资本,而在政府,在于政府对待社会资本的态度,在于政府能否通过改革向社会资本敞开大门,将垄断领域的封锁之门打开,将用行政手段设置的市场壁垒祛除,让社会资本具有可进可活、、可获得利益的空间。
事实也是如此,如果整个社会始终处于一种好领域国有资本控制,差或较差的领域由社会资本来完成,就不可能形成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不可能让各种市场主体都能平等地竞争。最终,社会资本的投资热情就会慢慢减退,一方面,就会想方设法寻找各种投机的通道,如市场炒作、地下金融等,从而使市场环境进一步恶化;另一方面,则将资本向海外转移,将中国人用劳动创造的财富,为外国人服务。这些年来,到底有多少财富被转移到了国外,应当是一个令人可怕的数据。
也正因为如此,通过创新投融资体制,让政府退出市场,至少要大部分退出市场,把本就应当交由市场来解决的领域,全部通过市场来解决,从而让社会资本具有更多的投资空间、盈利空间,有发挥作用的渠道。
首先,要在执政理念上有根本性的转变。因为,目前的各种市场门槛与壁垒,基本都是政府通过行政手段设置的,包括垄断领域和垄断行业,如果没有政府的行政手段做后盾,是不可能保持这样的格局的。所以,政府如何在执政理念方面来一次突破,将直接决定社会资本能否积极参与到经济社会发展中来,直接决定社会投资者的投资热情。特别是某些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千万不要再由政府来直接投资了。
第二,要敢于接受社会资本的挑战。社会资本与国有资本,都是资本的一种形式,所不同的是,国有资本有政府背景。在这样的情况下,为了调动社会资本的积极性,政府就必须推动国有资本华丽转身,以一般市场主体的身份参与到市场竞争中去,将该开放的领域开放、将该破除的壁垒破除、将该打破的垄断打破。只有这样,在社会资本的挑战下,国有资本的投资效率才能提高,政府的工作效率也才能提升。
第三,要在学会算账中创新投融资形式。眼下,一个非常令人高兴的创新举动,就是推行PPP模式。而按照有关媒体的报道,仅最近一段时间以来,多个省份相继推出了规模庞大的PPP项目,其中,福建公布28个PPP试点推荐项目,总投资1478亿元,青海推介的80个PPP总投资1025亿元,此外,安徽等省份也将在近期推出PPP试点项目,初步估计达万亿元规模。而在此前,财政部也发布了《关于推广运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有关问题的通知》,要求推广运用PPP模式,并在全国范围内开展项目示范。接下来需要做的,就是这些项目到底能不能给社会资本带来利益回报。毕竟,资本是追逐利润的,如果没有回报,是不可能投资的。这就要求各地政府必须学会算账,亦即将眼前账和长远账、局部账和整体账结合起来,看看社会资本进入以后能给政府带来什么。如果账算清了,投融资创新的效率也就体现出来了。
第四,要大力推行混合所有制改革。改革也是促进社会资本投资热情提高的重要方面,不久前中石化推出的混合所有制改革,就吸引了大量社会资本参与。虽然存在着一定争论,甚至有人认为民企参与中石化改革太傻了。但是,不管怎么说,这都是调动社会资本积极必珠重要手段之一。所以,各地一定要加大改革力度,并通过改革,让社会资本能够参与到经济社会发展建设中来。
总之,创新投融资体制,关键在政府,在于政府到底有多大的诚意、多大的决心。
社会资本 政府退出 投融资体制 投融资机制 国有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