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11-14 06:50:00|来源:海外网|字号:
摘要:从上海到北京,中国在这13年完成了华丽转身,以“大国”身份重新回到了世界政治经济舞台。而且,这回中国是真正的主角。镁光灯下,中国的起舞引得世界瞩目。政治版图上,新格局的重组同样波澜壮阔。 |
北京APEC,注定是一场足以载入史册的历史盛会。
从上海到北京,中国在这13年完成了华丽转身,以“大国”身份重新回到了世界政治经济舞台。而且,这回中国是真正的主角。镁光灯下,中国的起舞引得世界瞩目。政治版图上,新格局的重组同样波澜壮阔。
首先,这是中国外交战略调整的重要标志。此前,中国一直奉行韬光养晦的外交哲学。然而,2013年10月,中央召开了周边外交工作座谈会,更加主动地经略周边。同时,在最近一年,习近平、李克强密集访问欧洲、中亚、南亚等国家,更是突显了中国外交哲学的调适,即由“韬光养晦”向“顺势而为”转变。近年来,中国对外流行的论调——要做“负责任的大国”,更是这一外交哲学的注脚。当然,从哲学到战略,从理念到实践,是需要一定时间的调适过程。此次APEC,无论是议题设置还是纲领文件,中国色彩浓厚,可以视为战略调适阶段的完成,将成为中国外交战略调整的重要标志。
中国战略的转变,反映在APEC上,不仅是“顺势而为”,更有“造势而为”。无论是在APEC期间邀请“小伙伴”前来参加加强互联互通伙伴关系对话会,还是主动设置几大会议议题,均是在为经略亚太地区做准备。
其次,具体到APEC会议上来。如果说上海合作组织的意义在于安全,即将中国西部邻国串联起来,为中国在西部提供了一个安全屏障,实现了一个战略安全地带缓冲,那么,北京APEC的意义则在于经济,也就是,将广大的周边毗邻国家变成中国经济战略腹地。这个战略意义的重要性有二:一是国际经济增长乏力,美国在退出量化宽松政策以后,本就经济增长放缓的新兴经济体面临热钱流出的压力,经济更是雪上加霜;二是国内经济增长也出现危机,三季度经济增长只有7.3%,外加产能过剩的拖累,在未来,如果没有新的经济增长点,经济将愈发苦难。
而此次APEC上,最大的议题,实际上就是以基础设施建设为根基的互联互通。其本质就是中国希望建立一个战略纵深的经济腹地:一方面转移本已过剩的国内产能,另一方面通过国外基础设施建设和互联互通,提供新的经济增长点,带动国内上下游的发展。当然,这对于全球经济的稳定和恢复也有着极强的“蓄水池”意义,这是为何美国赞同这些议题的原因之一。
从外交战略的调适,到纵深经济战略腹地的建设,中国已经准备好了全面的资本输出。而此次APEC,在外交战略上还值得关注的一点是,中国开始输出改革经验。在北京APEC,习近平在阐述亚太梦想的同时,不断强调中国在改革上的经验和成果,将治国理政经验与外交战略相结合,向世人展示。一来是展示中国改革的成果,毕竟会是在“家门口”开的,需要让“客人”了解“主人”的情况;二来则是逐步为中国政治治理经验输出做准备。所以,北京APEC,也意味着中国全面资本输出和政治治理经验输出的开始。
在不少人看来,APEC实际上意味着多极化的深入,中国逐渐成为多极化中的重要一极,甚至断言“权力中心东移”。中国实力的增长,自然是毫无疑问。问题在于,APEC并不意味着世界朝多极化方向发展。目前世界格局并非如同外媒所说,朝着两极化方向发展,即中俄联合,对抗美国。别忘了,世界并不只是中美两个国家就能撑起来的,还有一个地区——欧盟。中国的崛起,欧盟的衰弱,促使本来行驶在多极化进程中的世界格局,逐渐走向了新的“大三角”关系。而这三角,都不是单一的民族国家,而是政治共同体。美国和其联盟,自然是一角,欧盟也是一角,中俄外加“小伙伴”将成为第三角。这才是APEC对世界格局的影响,也是其第四个意义。
目前,这个新“大三角”将在世界政治格局上,有怎样的走势,还不得而知。北京APEC是否是即将举行的G20峰会的预演,欧洲强国又将会有怎样的态度,澳大利亚的布里斯班或许能见分晓。(文/林亦辰)
本文为海外网“金台2号”栏目原创,如有转载请务必注明来源海外网(www.haiwainet.cn),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北京 新格局 北京AP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