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11-18 09:12:20|来源:中国台湾网|字号:
《中国时报》评论说,两岸政经关系搞好,美国也会正视,因为美国对台也有经济利益。陈水扁当局执政时代,主张法理“台独”、“公投绑大选”,闹得两岸鸡犬不宁,互不往来,美国彼时有因此全力支持台湾吗?反称陈水扁系“麻烦制造者”。
国际政治及经济相当现实,有能力“舍”及“给”的国家或实体,才能存活,区域经济下的FTA益显重要,根据台当局“经济部国际贸易局”8月的贸易进出口统计,大陆仍是台湾最大贸易伙伴,东协各国系第二大贸易伙伴,为掌握既有优势,台湾不与大陆签FTA,那要跟谁签呢?
16日,台湾《中央日报》网络报发表评论说,台湾FTA引起台湾产业界一片恐慌,有两种代表性的看法.一种看法是,部分人评估5年内台湾会损失6000千亿台币以上的商机,另一种看法认为这种说法有些夸大,陆韩即使签署了FTA,但这是需要时间逐步达成的最后目标,台湾方面只要加快自由化脚步,未必不能后来居上,只要台湾能够提升产品质量,并且后续脚步跟得上区域一体化,未必注定是输家。
评论指出,客观地说,以上两种说法都有所本,也都有自己的论述基础。不过,如果我们仔细分析这两种说法事实上有共通的部分,那就是台湾还是要走“开放”的道路,差别只是在早开还是晚开。早开的好处是及早融入区域一体化,不但可以先占市场,而且可以先期获利;晚开的好处则是伺机再动,或许可以争得更好的条件。再说,或许还可以藉机调整台湾的产业结构,这对于增强台湾的产业竞争力,避开竞争对手的强项,发挥己方之所长,说不定能有意外的收获。
![]() | ![]() |
开放潮,TPP,RCE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