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网首页移动客户端评论资讯财经华人台湾香港城市历史社区视频云南新加坡滚动

海外网>>评论>>网友来论>> 正文

实名火车票挂失补办新规是霸权还是无奈?

2015-01-10 10:47:24|来源:海外网|字号:

摘要:我们应该少一点贴标签式的盲目批判,多一点理性的建议,春运已经不远,让更多的人回家,或许比所谓的“公益诉讼”更有意义。

1月9日,中消协新闻发言人明确表态,支持浙江省消费者保护委员会状告上海铁路局。去年底,浙江消保委认为“强制实名制购票乘车后遗失车票的消费者另行购票”规定违法,遂将上海铁路局告上法庭。(1月10日《京华时报》)

实名制火车票丢失后不能改签、退票,需要办理“挂失补”,作为那些的确是不小心丢了车票的乘客,也的确会有委屈;而对铁路部门来说,办理“挂失补”应该比直接补票、退票或改签具有更大的工作量,那他们为什么还要这么做,是霸权还是无奈呢?

大家吐槽的焦点集中于:既然是实名制车票,就应该可以凭身份证乘车、补签或退票,否则实名制对旅客还有什么意义?舆论也就开始质疑铁路部门的规定是“霸王条款”。

先来说说车票的实名制。笔者认为,实名制的初衷是打击黄牛,给旅客更好的购票体验。在车票还没有实名制的时候,我们如果不小心把票丢了,就得重新买票,其他没有任务办法;而现在,旅客可以通过“挂失补”来避免损失。只是实各制也并不能“包打天下”,旅客想借此来避免承担购票、乘车过程中应有的责任、义务,恐怕也是不合理的。

“挂失补”的政策主要应该是为了防止黄牛或逃票者钻空子,利用丢票、改签或退票让人重复乘车或套现。从技术的角度分析,现阶段旅客取了票后,身份证内的车票信息会“转移”到纸质车票上,无法远程修改,也就是说,在办理退票或改签后,原车票依然是有效的;假设以后车票可以远程注销了,在人工检票时依然很难辨认注销车票的情况。在社会诚信体系建设还不是十分完善的今天,这必定会被黄牛或逃票者所利用。因此,“挂失补”政策也是不得已而为之的办法,这是一种无奈而非霸权;毕竟,打击黄牛,整治逃票于社会公共利益和铁路发展都是一个必要的保障。

曾经有一次在去上海的高铁上听到两个旅客在小声嘀咕:到站时你拿我的车票通过自助闸机出站,我自己用身份证出站。虽然不知道这两人最终的出站情况如何,但笔者不禁在想,如果铁路方面在取了纸质车票后还允许通过查询身份证内的购票记录进站、出站,那逃票者不就成功了吗?此外,我们还可以假设,如果铁路部门允许纸质车票丢失后还可以退票、改签,那逃票者完全可以谎称车票丢了先去退票,然后再凭着手中的票去乘车……如此一来,铁路的基本利益将受到极大的损失。

或许有人会说铁路部门只要加强各环节对车票的查验,便能有效地防止挂失过的车票被再次利用。这话没错,只是如此一来,铁路部门就必须要短时间内投入成倍的人力、物力,而且必将延长旅客的检票时间,降低大家的出行体验不说,巨额的成本支出从何而来?即使是部分转嫁给旅客,肯定也是大家所不愿意见到了,那么全部由铁路承担?公众是乐意了,但钱就那么多,管理的不计成本势必会影响到建设资金的投入,这无疑对铁路的长远发展不利,也对进一步改善百姓的出行环境不利。

这些年,铁路变快、变舒适了,便民措施也越来越多,但同时也还是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新制订的政策、措施也难言让所有的人都满意。应该说良性的舆论监督让铁路的服务越来越完善,这是铁路不断向前发展的推进剂;作为消协,维护消费者的权益是其职责,但不应以公益的名义去宣扬个人利益至上,企业的基本利益和社会公众的利益同样需要关注与维护。对于铁路的一些无奈之举,我们应该少一点贴标签式的盲目批判,多一点理性的建议,春运已经不远,让更多的人回家,或许比所谓的“公益诉讼”更有意义。(张伟华)


(责编:刘国民)

分享到:

分享到唐人街BBS

霸权,火车票,实名

评论资讯台湾香港文史地方华商

新闻热图>

最新热点>

年轻时的习近平怎样保护文化遗产

娱乐炫图>

最新排行 >

史海钩沉>

图片精选>

视频>

论坛热点>

新闻推荐>

孙俪赵薇林青霞 一炮而红的“备胎”女星

外国政要赠送中国领导人的名枪(组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