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北京、上海天价学区房的报道,又屡屡见诸报端。据报道,北京西城区一些重点小学的学区房每平方米已达8-10万元,个别面积小、总价低的平房甚至曝出300万元的天价,而只有10平方米左右的空间显然无法居住。在中国政府“稳定住房消费”的大背景下,各界普遍看好特大城市房地产的复苏,同时学区房的超前升温,非常令人担忧。
在东亚的传统儒家文化中,读书总为人称道,被视为底层民众改变命运重要的一步。也因此,教育公平往往最能牵动民众的敏感神经。
以往,人们憎恨的主要是“关系户”“条子生”,即通过不正当交易,获得孩子升入优质中小学的机会。如今,这条暗门逐渐被堵住。尤其是去年北京教改以来,走这条路的人越来越少。但,与此同时,仅剩的路径“学区房”便遭到哄抢。也由此,人们开始透过房价、透过关系千万重,反思背后的教育资源均等化问题。
以北京西城、东城的教改为例,“中考”“小升初”都严格执行“锁区”政策,不准跨区、甚至跨小片区。其结果,直接导致了“幼升小”的竞争加剧,因为上什么样的小学,基本决定了上什么样的初中、高中,进而决定了大学与人生。有句话,这让“拼爹提前了六年”。这种拼爹的无奈,表面上看是房价的参差不齐,背后则是小学之间、中学之间巨大的师资落差。
对此,地方政府也在进行一些改革。比如“动态划片”,时间上对落户年限进行限制,重点小学分别有3-5年的落户要求。空间上,有的学区房不再唯一地对应一所学校,而是几所房子对应几个学校,增加入学的不确定性。这么做目的在于淡化学区房的色彩。这对局部过热有一定的降温作用。但从首都教育的全局来看,毕竟好学校主要集中在“东、西、海”,进入“好区”的冲动依旧不减。
另外,对学校间的落差,地方政府主要采取削峰填谷的路数。比如,优质的北京四中兼并、联盟若干普通中学,传说中的实验二小也在多校挂牌。而朝阳、通州等薄弱地区也主动引入名校资源,分校正在遍地开花。对此,有的居民表示可以接受,也有不少人不买分校的账,觉得换汤不换药。总的来看,不改变整体教育投入与分布,简单的加加减减,效果依旧有限。
因此,无论严查“关系”的黑市场,还是局部降温学区房的白市场,都不是治本之策。从经济学来看,只有拿出更多的财税资源,投向教育薄弱地带,逐步平衡各区域之间的软件、硬件,相当于全民纳税把本该投入房地产的泡沫费用,转移支付到教育事业上。这才是打掉学区房怪胎的釜底抽薪。
更该看到,北上广深的人头攒动、众多的青春无处安放,深层次上还是对于稀缺的教育、文化资源的渴求。九年义务教育属于法定承诺,必须下最大的决心加大总量投入,平衡区域失衡,让人生的起跑线大体相当,社会方有希望,民众方有信仰——仍是那句话,教育是百年大计,改革却只争朝夕。
海外网评论频道原创,转载请注明来源海外网(www.haiwainet.cn),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推荐阅读】楼市系列解读
责编:王书央
赞
踩
路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