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小朋友冲着镜头奶声奶气地说“普京爷爷欢迎你来我们幼儿园吃包子”。
一次改变“预想”的采访
据“工作室”介绍,《跟着大大走:俄罗斯篇》是该工作室制作的《跟着大大走》系列的第四部,此前还有《博鳌篇》、《访巴前夕》、《万隆会议篇》等姊妹篇,目的是在中国最高领导人外访前夕,通过接地气、好玩的视频形式,展示中国与访问对象国的友好关系,加深两国人民的互相理解。此次正值习主席访俄,中俄共同高调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所谓“国之交在民相亲”,视频希望反映中俄两个伟大民族之间的友好往来,向俄罗斯民众展示中国对于俄罗斯、俄民族以及领导人的认识。
视频一开始,就出现了很多与俄罗斯有关的元素,包括位于北京的俄罗斯大使馆和签证中心、日坛的莫斯科餐厅和里面进行表演的俄罗斯乐手、雅宝路的“俄罗斯商贸街”等。“工作室”介绍,他们本来就是想通过这些在中国能见到的俄罗斯元素,体现俄罗斯在中国的“存在感”。不过,他们也很快发现,其实这一点根本不必刻意寻找。
“工作室”介绍,在采访过程中,他们很多“预想”都被采访的实际情况打破。比如,一开始,考虑到视频播放的效果,他们设计了一些引导性话语,不过后来发现受访者都很有表达的欲望。尤其是对于习近平和普京两人,大家普遍觉得两人很相像,都是“很坚强的领导人”、“一样帅”。领导人的个人友谊和国家关系之间的联系,一直是经久不衰的话题,究竟是友谊加强了国家关系,还是国家关系深化了友谊,众说纷纭,不过,在中俄关系中,这两者确实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而做事执着、坚韧不拔的性格,是两位领导人共同的魅力所在。
在一开始的设计中,本来是没有视频中出现的“牛街红歌合唱队”的,拍摄团队在机缘巧合的情况下偶遇了他们,就顺势邀请他们表演了“喀秋莎”这首在中俄两国都耳熟能详的知名歌曲。而“喀秋莎”这首歌,也是5月9日俄罗斯红场阅兵时中国仪仗队在行进时高唱的歌曲。
另一群在俄罗斯乐曲中翩翩起舞的老人也来自于类似的“妙手偶得”。拍摄团队本来是前去拍摄日坛莫斯科饭庄这一“标志性建筑”的,却在无意中听饭庄经理谈到,这里每周六会有一群老人前来就餐,并在俄罗斯音乐中跳上一曲。“工作室”表示很希望采访到这些老人,但由于时间安排的原因无法等到周六。于是,饭店经理帮助联系了这些老人。他们听说是要拍摄一部这样的视频,也欣然于周四赶来。这些老人有的以前留学俄罗斯,也有的对俄罗斯文化非常热爱,还有一位女士因此嫁给了饭店里的俄罗斯乐手。“俄罗斯”这一共同的“情结”,让他们每周六聚集在这里。“这已经是第500多顿饭了。”老人们自豪地说。
上线一日播放量突破100万
“工作室”还透露了视频制作中一些有趣的细节。“工作室”最初只有五六个人的团队来“头脑风暴”这个视频的内容,最后执行的就只有两个人,和专业的拍摄团队在外面一共拍了3天半的时间,积累了5个小时的素材。最后这5分钟的视频就是从这5个小时的素材中一刀刀剪出来的。
“工作室”说,在拍摄中,他们起初考虑到对外关系可能距离普通民众比较远,担心大家无话可说,采访效果不好,开始还找了一些国际关系学院的学生,到后来就干脆改成上街随机抓人了。
可令他们惊奇的是,对此感兴趣、有了解的人还真不少,对用互联网短片这种形式表现领导人出访,大家的反应是“新鲜”、“酷”,而且感觉视频用的是老百姓自己的语言,非常有人情味儿、“接地气儿”。还有的人“复兴路上工作室”之前的几部作品“一部不拉”都看了,觉着用动漫的形式表现这种一般容易“端着”的严肃话题“好玩”,是“低调的奢华”。
据记者了解,截至5日下午2点40分,这部视频在优酷上的播放量已经达到1,080,486次,并且还在不断增加之中。网友纷纷在视频下留言:“原生态的街头采访、接地气又好玩”、“中俄关系承载了我们太多的记忆,相信习大大和普京能开创一个新的时代!”、“幼儿园小朋友,逗死人了,好可爱”。甚至还有相当有专业水准的“神点评”出现:“视频中民众的朴素情绪,真实地彰显唇齿相依关系的中俄。似邻居,似夫妻,总有割舍不断的联系。在合则利、分则害的当今世界,这种关系更显得弥足珍贵。跨越地缘政治的悖论、抛弃零和博弈的阻滞,相信中俄能在未来再续更深更广的“情缘”。习大大普大大都要加油哦!!!!”让人感慨,真的是“高手在民间”。
责编:牛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