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强“文艺范”拉美行助推中国文化外交

2015-05-28 07:20:00来源:海外网
字号:
摘要:文化搭台,外交唱戏;外交搭台,文化唱戏,二者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1432769190415768.jpg

5月17日至29日,李克强总理对巴西、哥伦比亚、秘鲁、智利四国进行正式访问。此访迄今引人注目的不仅是随访的中国企业家代表团和签署的经贸合作大单,还有随访的铁凝、莫言、麦家、蒋方舟等中国作家及举行的人文交流活动。

进入新世纪以来,中拉经贸关系突飞猛进,中国一跃成为许多拉美国家的第一大贸易伙伴,经贸合作在双边关系中的支柱地位愈加巩固。相比较而言,人文交流依然是中拉关系的短板。同中国与其他地区的人文交流相比,中拉人文交流的短板现象也很突出。

地理上的遥远,历史、语言、传统等方面的差异,固然给中拉人文交流带来障碍和困难,但这些因素又何尝不是双方加强人文交流的动因?况且,中拉人文交流并非空白,双方的交往历史悠久,文明的对话一直以各种形式进行着。拉美文学影响了一代中国作家,中国作家的作品也曾翻译介绍给拉美读者,同样受到喜爱。只是这样的人文交流在广度和深度上都还远远不够。

中国正致力于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我们的外交理念、主张、倡议和措施符合世界潮流,现在面临的重要课题是如何增强中国的亲和力、感召力、影响力,如何使其他国家对我们更友善、更亲近、更认同、更支持。在这方面,途径、方式很多。政治上坚持相互尊重、平等相待,经贸上坚持政策对接、互利共赢,这都是不可或缺的。同样,人文交流可以发挥独特作用。

中国对国际人文交流是重视的,文化外交已成为中国总体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的和平崛起不仅仅体现在经济等硬实力的大幅提升,还应有与之相适应的文化影响等软实力的拓展。经贸合作更多地反映利益的供需,扩大经贸合作就要找准双方利益的汇合点;人文交流则更多地反映彼此认知的需求,加强人文交流就要找准双方情感上的共鸣点。经贸合作与人文交流不是跑在两股道上的马车,互不相干,而是存在相辅相成的关系。经贸合作带来人员交流的增加和认知的需求,也为加强人文交流提供了推动工具;人文交流可以为经贸合作营造更稳固的民意基础。

文化搭台,外交唱戏;外交搭台,文化唱戏,二者相互促进,相得益彰。近年来,中外人文交流方兴未艾。中国与不少国家建立了人文交流磋商机制,与许多国家相互举办“国家年”“文化年”“旅游年”“文化节”“艺术节”等大型文化交流活动,以教授汉语和传播中国文化为宗旨的孔子学院更是遍布全世界。中国与各国高层往来大多增加了人文交流的内容,人文交流往往与政治、经贸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并列成为中外关系的重要支柱。

在以经贸合作为主轴、以产能合作为突破口,推动中拉关系转型升级的同时,不忘以创新之举推进人文交流,这成为李克强此次拉美之行的一大亮点,也为此行增添了色彩,彰显中国对于深化中拉政治互信、加强传统友谊、开创中拉全面合作伙伴关系新局面的诚意和决心。

(贾秀东,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特聘研究员,海外网专栏作者)

海外网评论频道原创,转载请注明来源海外网(www.haiwainet.cn),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推荐阅读:

跟着总理急行军(一):出访巴西,总理为中国装备再“站台”

跟着总理急行军(二):马尔克斯故乡的精神交流

李克强拉美行:一手抓经济 一手抓人文

李克强提出中拉产能合作“3×3”新模式奥妙何在?

能跟总理去拉美出访的,除了老板还有谁?


责编:栾雨石

  • 路过

新闻热图

海外网评

国家频道精选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