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价五万想赚钱还贷
依照目前相关法律法规,人类的精子禁止买卖,但在地下捐精这个隐秘世界,仍有人将精子标上价码推向黑市。
有一个24岁的河北男子,自称家庭条件不好,13岁出来打工,8年后用第一桶金开了家鞋厂,不料让朋友坑了,赔了一百多万元,现在还有35万元银行贷款没还,急需用钱,“不然也不会干这个”。
他向在QQ群里伪装成“求精者”的记者开出一口价——“五万”,而且还是“直接方式”。当被质疑价格过高时,他拉低了身段:“如果你们确实真诚,价钱可以商量。”
相比之下,北京一位高考630分的大学毕业生,提供的服务简直算是“白菜价”——间接捐精,收费2000元,一直到对方成功受孕为止。
在这位大学生看来,这2000块钱,既是捐精期间的“误工费”,也是一种合理的“服务费”,如果不收费的话,反而会让人不安,“无偿捐助,听起来总有些不良企图,我倒是觉得收取一些适当的补助是合适的。”
尽管从法律上来看,捐精人与受精人之间的买卖协议,会因为违背公序良俗而自始无效,但这并不影响该男子将精子买卖理解为普通的商品交易。他说:“如果收费的话,我们之间也更好地履行协议,不收费的话,万一我中途退出,你也不好约束。”
生物学博士董昂透露,与正规途径相比,地下捐精更为“便宜”。“在医院,人工授精一次6000-8000元,成功率也不高,只有10-15%,弄下来花个十万八万元很正常。”
溯源
医院排队 望眼欲穿
根据广东省计划生育专科医院的官网数据,在我国,约有10%的夫妇有不孕不育的问题。35岁的杨娜,便是其中一员。
她来自惠州一个欠发达的村庄,丈夫脾气暴躁。由于一直没有孩子,丈夫经常对她恶言相向,喝了酒更经常打骂她,她腿上被打得青一道紫一道。后来,丈夫做了检查,发现问题在于自己。“地下授精”于是开始进入这对夫妇的视野。
“去医院挺麻烦,次次挂号预约等候。而且在医院,只告诉你精液捐献者的血型,其他保密。在外边,可以挑学历、身高、长相。”这便是杨娜绕开医院,投入黑市的理由。
据了解,目前国内共有19个人类精子库。由于社会公众对捐精的认知仍有偏差,多地上演“精子荒”,有不孕夫妇的预约甚至排到了两年之后。
此外,出于安全性的考虑,医院对捐授精程序要求严格,这本是好事,但心急的大龄夫妇却将这视为缺点。董昂说:“为了检查艾滋,精液捐献入精子库后,至少要在液氮中冻存半年以上,再检查有没有艾滋,拿出来用时活力至少下降40%,而‘自助捐’用新鲜精液,成功率不会低于10-15%。”
杨娜夫妇到东莞找人间接捐精,前后花了半年时间。现在她已经有了五个月身孕,丈夫对她态度稍好点,但打骂并未完全杜绝。杨娜陷入新的担忧:丈夫会疼爱孩子吗?以后会因非亲生而争吵吗?
“男人嘛,爱面子,孩子是终于有了,但心里边会有阴影,日子长了,可能会陷进孩子是他的还是我的这样的问题,家庭难平静。”胡思的话,或许正折射出了不孕家庭双重悖论的困境。
责编:刘国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