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网搜索 海外网首页移动客户端评论资讯财经华人台湾香港城市历史社区视频新加坡德国荷兰滚动

中车拟5.2亿购买壳公司 标的资产连续亏11年

2015-06-15 15:24:04来源:中华网 分享:
字号:

  中国中车集团副董事长郑昌泓也表示,集团现在并无资产注入计划,关于南车(香港)收购中国置业投资方面,集团正进行尽职调查。

  除了郑昌泓公开表示,中国中车至今没有披露该笔投资。记者短信、电话联系中国南车相关负责人,一直未收到回应。

  而中国置业投资方面也始终没有给出中国中车缘何收购该公司的解答,记者依据该公司留下的投资者关系部的电话致电问询,接电话的人士自称只是前台人员,不知情。

  此前,中国置业投资在市场上活跃度不高,投资者对其了解也很少。

  进入2014年,机构以及个人开始频繁增持中国置业投资,整个2014年及2015年分别增持84334万股以及77430万股,这其中不乏中国置业投资的高管。

  公司执行董事区达安于2015年3月18日增持100万股,持股比例变为0.07%。

  非执行董事,行政总裁俞惠芳获得购股权,于2015年3月18日增持100万股,持股比例变为0.8%。

  中国置业投资6月8日公告,公司察悉近期媒体对可能发行认购股份事宜进行炒作。公司重申6月4日与中国中车全资附属南车(香港)订立认购协议。一份载有该认购协议更详尽条款之进一步公告,将根据上市规则及收购守则之规定尽快刊发。

  观点

  香港经济学者梁海明:

  这是香港市场典型买壳手法

  虽然是南北车合并为中车之后首单收购,但是收购中国置业投资并非合并后的动向,而是合并前南车的一项投资决策。南车当时这些收购,我认为他们应当主要是从境外投融资的方向考虑。

  我们知道,中国置业投资过去主要是物业和矿业投资,无论与中车还是南车的主营业务都不太相关,而且如此大量的配售,且占中国置业投资扩大后股本的近62%,这是香港市场上一个比较典型的买壳手法。

  大家应该都留意到中国置业投资的百慕大注册身份,百慕大的公司有两个好处,第一个好处是没有跟任何国家签订双重税务协定,也就是可以有效避税,这对于涉及多国业务,规模比较庞大的公司尤其有利。另一个好处是这类注册地在公司重组审批等方面特别宽松,有利于公司未来更自由地收购重组。

  在“一带一路”的大背景之下,中车收购该平台之后,未来应是采取“资本输出、跨国经营、全球化配置”的模式“走出去”,这有助于推动中车进一步做大、做强。

责编:王书央

关键词:中车,券商人士,投融资运作,标的资产,资产注入 聚合阅读
分享/关注:
评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