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土耳其统计局统计,2014年双边贸易中,土耳其对中国出口仅为28.6亿美元,比上年下降了20.8%,只占土耳其出口总额的1.8%,降低0.6个百分点,是第十九大出口对象;而土耳其从中国进口达到了248.8亿美元,增长0.7%,占土耳其进口总额的10.3%,比上年又提高了0.5个百分点,保持为第二大进口来源地。总的来说,中国是土耳其的第三大贸易伙伴,也是土耳其最大的贸易逆差来源,土方逆差高达220.2亿美元。
造成这种贸易极不平衡的原因,从双方的出口产品结构中也许最能找到答案。矿产品一直是土耳其对华出口的主力,在2014年下降27%之后仍然有18亿美元,占了对华出口总额的62.9%,其次是化工产品和纺织品及原料。
表一:2014年土耳其对中国出口主要商品构成
而土耳其从中国进口的主要商品为机电、纺织品和贱金属及制品类,共占土耳其自中国进口总额的66.5%,其中机电产品又独占了近一半的比例。另外,化工产品、家具玩具制品等也是中国出口土耳其的重要商品种类。两相对比不难发现,在中土双边贸易上,中国对土耳其产品的需求很小,主要是少数土耳其的特色资源类产品;而在对土出口上,不仅规模大、种类多,而且主要出口商品大都属于经过深加工的工业产品,明显在产业分工上居于优势。
表二:2014年土耳其自中国进口主要商品构成
然而,仅看中土双边贸易还无法真正看出双方在产业结构上的矛盾。所以还需要补充一批数据。表三是2014年土耳其主要出口商品构成情况。可以看到,纺织品及原料、机电产品和贱金属及制品是土耳其的主要出口商品,在2014年分别占到土耳其出口总额的18.6%、14.8%和13.2%。
表三:2014年土耳其主要出口商品构成
发现什么没有?是的,中国对土出口最多的前三大类商品,除了位次和比例有变化外,与土耳其最重要的出口商品种类是完全重合的。这意味着中土在产业结构上有相当高的重合度,而且中国在同类商品上都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这也是中土贸易中会出现“一边倒”式巨额逆差的根本原因。
问题在于中土产业结构的矛盾并不局限在双边贸易上,事实上,双边贸易有可能还是其中较小的部分。中土现在的第一大贸易伙伴都是欧盟,这恐怕才是两国企业最大的竞争之地。尤其对于土耳其来说,欧盟市场的份额很大程度上直接关系着它国运的兴衰。埃尔多安和正发党之所以能实现凯末尔之后罕有的长期稳定执政,关键就是依靠大量承接欧盟产业转移,在约十年时间里创造出了一个中东的“经济奇迹”。然而近两三年,土耳其经济增长显著下降,货币贬值、失业率大增,埃尔多安的光环随之也失色,刚于今年六月举行的议会选举更结束了13年来正发党独大的局面。
正发党具有浓厚亲伊斯兰主义色彩早为人所知,但其实它最重要的社会基础却是土耳其民族工商业阶层,正是依赖他们的强烈支持,正发党才能击败控制了军队、司法、教育和媒体的传统精英集团。而早在数年前,土国内的多个商业团体就一再指责中国商品对土企业的压力太大了,为此土耳其政府已经采取过一些小手段。而在原来经济强劲增长的王牌失效后,埃尔多安们更多地向民粹主义,无论是政治上还是经济上的民粹求助,也是可以预料的。
然而历史可以告诉人们,长远看玩弄民粹的人几乎没有能如愿以偿的。将中国作为民粹、作为“泛突厥”理想的靶子打,实际对土耳其毫无益处。尽管可以想见,一些西方媒体会倾向于“理解、同情”土耳其,甚至称赞土耳其的“自由”。但对于所有真正的商人来说,那些在反华活动的暴力行为,以及放纵这种行径的社会及政府,都绝不会让他们给土耳其的投资经商环境加分。
相反,从经济上看,土耳其不仅会吓退大批原已被土国美丽风光吸引的中国游客,被它横跨欧亚的优越位置吸引的中国商人,由于地理区位优势而在“一带一路”中的先天优势,更在无形中白白损失了许多。而在政治和外交上,随着中国在中亚地区影响力与日俱增,土耳其如果总是扮演一个在政治地缘上与中国不合作甚至挑衅的角色,那么它离自己的“泛突厥”理想也只会更加遥远。
责编:宋胜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