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理兹·塞隆的成功转型,是所有好莱坞花瓶女演员们的榜样。把美从脸上收敛起来放进心里,或是干脆扮丑,折磨自我折磨观众,这仿佛成为偶像派到实力派的必经之路。虽然方式略显模式化,但美貌就像是考验演技的干扰信息,相信很少有人能做到完全不分心,转而关注所谓的内在。于是,安妮·海瑟薇剪短了头发暴瘦20磅,安吉丽娜·朱莉从野性少女转型去驯化年轻演员……好莱坞也欣然为她们的牺牲埋单,各大电影节奖项双手奉上。其实,仔细想想,一味强调内在忽视外表,难道不也是种歧视?
凯拉·奈特莉被称为“英伦玫瑰”
凯拉·奈特莉:花瓶岁月
父亲是演员,母亲是剧作家,凯拉·奈特莉9岁时就出演了电影《乡村情事》,而早期最为人所知的角色则来自《我爱贝克汉姆》,青春烂漫的气质为这部体育题材电影增色不少,在美国这样一个对足球缺乏热情的国家里取得了相当不错的口碑;2003年,她与约翰尼·德普和奥兰多·布鲁姆搭档,在《加勒比海盗》中饰演野性难驯的总督女儿,也因此大红大紫。但就像她之后出演的《亚瑟王》一样,她被好莱坞稀释成了“男色电影中锦上添花的点缀”。
转型利器:文艺寻突破
现在很多人用“英伦玫瑰”形容凯拉·奈特莉的古典气质,这个代名词此前的主人是因《理智与情感》闻名的凯特·温斯莱特。其实,这一切应该感谢英国导演乔·怀特,两人首次合作的《傲慢与偏见》便让奈特莉收获奥斯卡奖、金球奖最佳女主角提名,并且之后合作的《赎罪》《安娜·卡列尼娜》也让奈特莉顺利完成转型。
在英伦古典路线外,奈特莉也尝试在文艺电影方向寻找新的形象与定位,《爱的边缘》《一夜迷情》《别让我走》等皆属此类,而《危险方法》中她奉献的女病人萨宾娜·斯皮勒林堪称形象尽毁,淑女范儿终于被打破,而《歌曲改变人生》中,她也大胆尝试在电影中的歌唱事业,简单的治愈系电影反而显出她不着痕迹的演技,就像是生活在你周围任何一个没有成功却又还没完全放弃的小伙伴。
在2015年奥斯卡的大热影片《模仿游戏》中,搭档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在片中饰演曾和图灵有过一段情缘的琼恩·克拉克,虽然戏份不重,但二人彻底摊牌的那场戏相当精彩,演出了一个爱而不得却又固执坚守的女性形象,奥斯卡奖、金球奖、英国电影学院奖、美国演员公会奖等一系列提名算是对她演技飞跃的认可。
责编:栾雨石
赞
踩
路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