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大宗商品价格陷入暴跌
中国的经济增速放缓与全球产油过剩一道,使大宗商品和能源价格陷入暴跌。今年,标准普尔GSCI商品指数下跌34%,触及1999年以来的最低水平,与最高值相差了80%。这一下跌的主要祸根,即中国经济增速放缓。值得一提的是,当中国经济繁荣时,中国工厂可是消耗着世界过半的铜、铝、镍以及钢。
油价也是如此,价格从两年前的每桶98美元暴跌至35美元以下。主要是缘于全球范围内无节制生产,从而导致了巨额的产能过剩。为应对这一局势,能源企业纷纷减少了在美油田的投资。不可避免,赞比亚矿井、印尼煤矿、澳大利亚港口的工人便纷纷下岗。但消费者却坐享了不少好处:年尾将至,美国司机们只需为每加仑汽油支付2美元,而一年前此数字为2.47美元。
责编:宋胜男
赞
踩
路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