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妇女变消费女神? 女权主义者: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

2016-03-08 11:04:35来源:海外网
字号:
摘要:今天是三八妇女节,全称为“国际劳动妇女节”(International Working Women's Day),可这两年,中国高校里不流行“劳动妇女节”,而是流行三七“女生节”,妹纸们也更爱当“女神”而不是妇女。

  据观察者网报道 今天是三八妇女节,全称为“国际劳动妇女节”(International Working Women's Day),可这两年,中国高校里不流行“劳动妇女节”,而是流行三七“女生节”,妹纸们也更爱当“女神”而不是妇女。三八前夕,一些高校男同学打出重口味横幅,微信公号“女权之声”认为,这些横幅,罕有祝愿女生“学业精进、事业有成”的,而是聚焦在单一的婚恋关系中,充斥着不自知的男权话语,把性骚扰当有趣,把对女性的客体化当尊重。各种“女神节”促销,也是消费主义对女性的物化。

  作者认为,中国1922年就开始过三八,1949年就把它规定成法定假期。但在21世纪的今天,我们却把三八节前日,过成了矮化女人的节日。

  作者呼吁:“全国各大高校的妇女同胞们,举起我们自己的横幅,表达我们自己的心声,别再被男生骚扰,别再被他者代言。我们的人生丰富多彩,我们的潜能不可限量。我们何止半边天,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

  以下为全文,作者老晴表妹:

  妇女节致礼| 我们何止半边天,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

  你有没有被今天各大高校的女生节标语刷屏?

  在看过了这些东西之后,很多人心里都是跑过了一万头草泥马……

  对女性最高赞扬是年轻貌美、可睡能生?恶心透了!我从未见过如此厚颜无耻之“对女生好”……

  妇女团前来围观各大高校刷下限惊呆了!去你的女生节!我以为女生节什么帮打饭帮修车的已经够无聊了,图样!救救男孩!他们这是病,得治!喂喂喂警察啊这里有一大波联动性骚扰快来管管吧!

  身处2016年三八妇女节前夕的我们,在接受了一大波“女生节”的冲击,紧接着又要迎来可想而知的购物、消费狂潮之时,到底应该如何对抗现有文化中弱化女权政治性、性化女性、分割女性群体的强大势头,怎样更加有力量地庆祝这个属于全体女人的节日?

  三月八日是“国际劳动妇女节”。她缘起于一个世纪前,全球范围的第一次女权运动。彼时,妇女争取选举权运动和劳工运动,在世界各地风起云涌。

  1908年3月8日,美国纽约,上万名妇女走上街头,争取投票权,抗议血汗工厂和童工问题,呼吁提高劳工福利。

1908年3月8日,将近15000名妇女走上纽约街头,要求缩短工作时间,增加工资和享有选举权等,并喊出了象征经济保障和生活质量的“面包加玫瑰”的口号

  1909年2月28日,美国社会主义党发起了对上一年国际制衣女工联会罢工的纪念活动。

  1910年,来自17个国家的100名女权代表在哥本哈根开会,决定设立国际妇女节,以倡导妇女的平等权利,包括选举权。

此后数年,每年二月底到三月初的游行、纪念活动席卷欧洲,妇女争取选举权、就业权等议题与反战、反饥饿议题交织在一起,产生了声势浩大的影响

  1911年3月19日,奥地利、丹麦、德国和瑞士等国总共超过一百万人举行各种活动庆祝国际妇女节。欧洲的大批女性走上街头,要求获得平等的选举权和其他公共权力,同时她们还抗议雇佣中的性别歧视。

  1917年十月革命以后,苏联将三月八日定为官方的妇女节。

  中国共产党在成立的翌年,即1922年开始庆祝“三八”。

  1924年,国民政府在广州庆祝“三八”。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不久,即宣布3月8日为法定节日,妇女在该日可以放假半天,而苏联直到1965年才实施了妇女放假政策。冷战后期,“三八”所具有的“促进妇女权益和世界和平”的历史意义在国际社会、尤其是冷战铁幕的另一方得到广泛认可。

  1977年,联合国大会建议会员国参与纪念“三八”,以促进性别平等是世界和平。从1996年开始,联合国每年都会赋予“三八”一个和性别平权相关的主题,包括教育、生殖健康、农村妇女、贫困、反对性别暴力等各个方面。

  1995年,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在北京召开。

  ……

  回望历史,中国是全世界范围内最早开始庆祝三八、并把它设定为法定假日的国家之一。在中国所召开的世界妇女大会是近半个世纪来女权运动的重要里程碑之一。中国至今拥有全世界最高的妇女就业率和在发展中国家最值得自豪的女性识字率……

  但在今天的中国,“三八”节,这个劳动妇女创造、传承的百年纪念,这个本应该作为女性发声、活动、探讨性别不公问题的日子,却好像被乔装打扮成了另一幅模样。

责编:王书央

  • 路过

新闻热图

海外网评

国家频道精选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