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西飞又放大招,充满神秘感的飞翼布局战机给外界留下了无限的遐想空间,国内军迷被撩得心花怒放。
这就是传说中的“轰-20”吗?
文| 易芳瞭望智库特约研究员
编辑| 李雪瞭望智库
本文为瞭望智库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在文前注明来源瞭望智库(zhczyj)及作者信息,否则将严格追究法律责任。
2016年,时任空军司令的马晓天上将透露,中国正在发展新一代远程轰炸机。
2016年原空军司令马晓天在珠海航展表示已经有“具体时间表”
2017年,互联网上出现国内某机场的卫星照片,图中有一架飞翼式布局的飞机,虽然型号不明,但很多网友猜测:这就是传说中的轰-20!
今年5月8日,在西飞60周年庆典宣传片的片尾,充满神秘感的飞翼布局战机给外界留下了无限的遐想空间。
我们的新一代战略轰炸机是否被命名为“轰-20”?目前,有关部门还没有正式公布。毋庸置疑的是,中国首款隐身战略轰炸机再次成为焦点——战略轰炸机作为先机技术的集合体,它的出现意味着中国航空工业已经实现了历史性飞越,全面突破了制约航空工业发展的技术瓶颈。
1
影响战争进程的大杀器
战略轰炸机,又称远程轰炸机,主要任务是对敌后方政治经济中心、工业区、能源设施、交通枢纽、重要军事基地、战略武器平台进行轰炸与精确打击。它的价值在于,能从根本上削弱敌方支持战争的基础能力,从而对战争全局产生显著影响。
战略轰炸机作为陆、海、空“三位一体”核威慑力量的支柱之一,是大国地位的象征。美军一直认为,战略轰炸机是战区核心武器平台和战略威慑力量。
B-29超级空中保垒轰炸机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同盟国的战略轰炸机,是其最终战胜德、日等法西斯国家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战末期,美国用B-29超级空中保垒轰炸机先后在日本广岛市和长崎市投下了名叫“小男孩”和“胖子”的原子弹,迅速为这场人类史无前例的巨大浩劫画上了句号。
到了美苏争霸时期,为了突破对手彪悍的防空拦截系统,达成战略威慑的目的,苏联搞出了图-95和图-160,美国研发了B-52、B-1、B-2战略轰炸机。
美军B-2A战略轰炸机
目前,支撑美国战略轰炸的是B-52H、B-1B、B-2A“三架马车”,分别是上世纪50年代、80年代、90年代的产品,现役分别大约为75架、68架、20架,平均服役年龄超过40年。
2
中国核打击力量的软肋
相较美俄而言,战略轰炸机一直是中国核打击力量致命的短板与软肋,与自身陆基与海基核力量的发展进度相比,实在略显苍白。
建国以来,我国研制的轰炸机仅有两种:
北京航空航天博物馆的伊尔-28
轰-5,仿自前苏联伊尔-28型轻型喷气式轰炸机,在1984年停产,目前已经退出一线部队;
轰-6,仿自苏联图-16型中型喷气式轰炸机。
在研制之初,这两型战机的性能就已远远落后于美国和苏联,后来经过反复改进,主要有轰-6甲、轰-6I,轰侦-6、轰干-6、轰-6C、轰-6D、轰-6E、轰-6F、轰-6G、轰-6H等多种型号,大部分属于试验型轰炸机。
责编:吴正丹
赞
踩
路过